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姓氏起源>亦憐真

亦憐真

读音:Yìliánzhēn

《姓氏词典》 引 《元史》 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亦怜真·班。” (按: 《姓氏考略》注“”引清张澍语曰: “或元亦怜真之后以为氏。”是“亦怜真”,元人名,当以名为氏。又,《中国人名大辞典》 注: 亦怜真斑,“元西夏人。” 则此当出自羌族之党项人。)

猜你喜欢

  • 伊布杼克

    读音:Yībùzhùké【综】 清蒙古人姓。伊布杼克桂城,字仲藩,清蒙古镶红旗人,世代京口驻防,由生员入武备学堂,考送日本振武、士官诸学校(72)。

  • 飛簾

    读音:Fēiliá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骗制法》(63)。

  • 南荣

    读音:nán róng古有善暴背于南荣者,献之于君,其后为氏。(见《姓谱》)▲<战国>南荣趎,庚桑楚弟子。

  • 读音:cuō【源】 彭濮大酋之姓,见《唐书·段文昌传》(60,62)。【变】亦作〔嵯〕、〔��〕(60,62)。【望】武汉(17),武溪(418)。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 读音:o/Aw,Au【源】 ①匈奴有奥鞑王,奥姓出此(60,62)。 ②或为奥屯氏、奥鲁氏所改(60,62)。【布】 内蒙古乌审旗(369),台湾屏东、宜兰、台北(64,68,261)

  • 夏后

    读音:xià hòu【源】 禹治大水有功,舜授之为夏后氏,都陕州夏县(故城在今山西夏县),其后以国为氏(6,60,62)。历史上罕见复生。《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元和姓纂》云: “《史记》夏禹

  • 读音:lòu【源】 世掌刻漏(计时器)之官,因氏,见《姓苑》(7,11,12,60)。【望】吴兴(17,60,418)。【布】浙江上虞(279)、余姚(389)、萧山(209)、上海、北京(91)等地

  • 鴻爪

    读音:Hóngzhuǎ【综】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唾契汗

    读音:Tuòqìhàn【源】 北魏时宇文部族有唾契汗姓(17)。《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 《姓觿》注云: “源于宇文氏。”则此当为鲜卑族姓。未详其他。

  • 阿牛

    读音:A-fúgānniú【综】 彝族姓。汉姓为申或沈,四川德昌有此姓(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