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ǎn

【源】 ①颛顼帝裔孙皋陶,字庭坚,为舜太士,明五刑有功,赐姓偃氏,封于河东为诸侯,春秋时小国,贰、轸、州、绞、蓼、六、群舒皆其后也。春秋时楚尽灭偃姓之国,其后遂以姓为氏(6,7,12,15,60)。②春秋时徐偃王之后(17,62)。【变】 后去人为匽氏(12)。【望】 舒城(17,418)。【人】 偃师,周穆王时巧人(15,21)。偃参,汉时河阳人(15,21)。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郑樵注云: “偃氏有二: 有偃氏之国,后为偃氏; 又,皋陶之后姓偃,亦以姓为氏。”又云: “皋陶生於曲阜,是为偃姓。(按: 《姓氏考略》注引 《帝王世纪》云: 皋陶生於曲阜。曲阜,偃地,帝因之赐姓曰‘偃’。)六蓼皆偃姓之国,祀皋陶。文公五年,楚灭之。又,《国语》舒庸、舒鸠并无偃姓。”偃,春秋时为邾地,在今山东费县南。

春秋时晋有偃子皋,为士官; 王莽时有偃参; 晋代有偃籍。

猜你喜欢

  • 薛佳

    读音:Xuējiā【综】清镶蓝旗满洲马甲赵玕之妻为薛佳氏(260)。

  • 读音:biǎo【源】 汉时酒泉郡有表县(故城在今甘肃高台西),或以地为氏(60,62)。亦见《姓苑》(9,11,12)。【望】 河南(17,418)。【布】 山东新泰(359)、浙江萧山(209)、贵

  • 读音:Lì【源】 朝鲜古国百济大姓有八族,三曰劦氏,见《北史》(11,17,60)。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亦收,其注云: “《北史》: ‘百济国大姓有八族,三曰刕

  • 薩克圖克

    读音:Sàkètúkè【综】清镶黄旗满洲鸟枪翎长多尔济之妻为萨克图克氏(260)。

  • 读音:Yuán【音】 员氏有Yuán,Yùn二音,参见员(Yùn)。【源】 见《姓苑》(9)。【人】 员安于,宋时陵州仁寿人,太子中允。弟安舆,屯田员外郎(7)。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河南之

  • 读音:Yān【综】 源出不详。北京有此姓(92)。《姓氏词典》 收载,“ 《希姓录》 有阉喜宁。” 未详其源。

  • 喇炸

    读音:Lǎzhà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收载,原意为 “连接”。汉姓为, 且与梁、郎、曩同姓。又, 对於汉人姓融为阿昌族人者,

  • 读音:Ruì芮姓来源于商王朝时期芮荔国(今陕西大荔朝邑城一带),其后人以国名为氏。今全国各地都有芮姓人家。芮姓历史人物有芮良夫,周厉王时人,为士卿,厉王昏庸无道,宠信奸臣,芮良夫作《桑柔》诗以

  • 读音:bēi【源】 春秋时鲁国孺悲之后有悲氏(15,21,60)。【布】 台湾(64)、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介休以及吕梁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

  • 阿喇

    读音:Ā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喇(23,63,180,260)。【变】 亦作阿拉(180)。【人】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西拉布之妻为阿拉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乌拉地方。乃满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