儉
【源】 见《姓苑》(9,11,12)、《直音》(15)。马韩国(古国,在今朝鲜境)渠帅官名有俭侧,见《后汉书·东夷》。后人或以官为氏(62)。 【望】 白水(17,418)。 【布】 安徽淮南(362)、台湾台北(68,261)、辽宁锦州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马韩国渠帅官名有俭侧。见《后汉书·东夷传》。后人或以官为氏。”则此当出自朝鲜族。
唐代有俭弥干。
【源】 见《姓苑》(9,11,12)、《直音》(15)。马韩国(古国,在今朝鲜境)渠帅官名有俭侧,见《后汉书·东夷》。后人或以官为氏(62)。 【望】 白水(17,418)。 【布】 安徽淮南(362)、台湾台北(68,261)、辽宁锦州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马韩国渠帅官名有俭侧。见《后汉书·东夷传》。后人或以官为氏。”则此当出自朝鲜族。
唐代有俭弥干。
读音:Xǔ【源】 见《姓苑》(7,9)。又,庄鼎彝《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载有诩姓,引自《董贤传》(63)。《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Dòubān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芈姓。《世本》: 斗疆 (强) 生班,因氏焉。”此以名氏为氏。斗彊即楚若敖熊绎; 班,当通斑,斗班即子文(因其为虎所乳
读音:Guō【音】 又音窝(Wō)(91)。【源】 ①系自芈姓。楚大夫食采于涡(故城在今安徽蒙城),子孙以邑为氏(12,17)。或楚公族氏于邑者有涡氏(60,62)。②涡河,流经河南通许、安徽亳州、安
读音:Mùrán景颇族姓氏。今云南之盈江有分布。此姓系盈江县公安局提供; 《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亦载。相传为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属景颇支系,其汉姓为尚、杨。
读音:Qīshā【综】 彝族姓。四川布拖有此姓(129)。
读音:Jiān/Jyan【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中有此姓(68,261)。
读音:Lǐlán【源】 代北姓,见《魏书·官氏志》(7,1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Shílǔtè【综】 清蒙古正白旗中有石鲁特氏(259)。
读音:jiā春秋有夹氏。(见《万姓统谱》)
读音:Gōngxú【源】 春秋时晋公族有公壻氏(17,62)。【人】 公壻池,见《左传》(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