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ōng

宗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职官为姓氏。周朝有官职为宗伯,辅佐天子掌管宗室之事,后世子孙以祖上官职命姓,称为宗姓。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子姓。春秋时,宋襄公母弟敖孙伯宗为三郤所害,伯宗之子州犁逃到楚国,小儿子连居南阳,他们以其祖父名字为姓,成为宗姓的始祖。

宗姓先秦时已在今河南南阳,安徽庐江,四川渠县,河南淮阳、淇县以及山东淄博一带繁衍。东汉时期,宗姓在西安落籍,并播迁于今甘肃陇西、兰州一带,三国时进入四川,两晋时进入山西。隋唐时迁徙至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宋以后,宗姓重心渐移到了今江苏、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并进入今福建、广东、广西。明初,宗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湖南、湖北、山东、河北等地。清时,有山东等地宗姓闯关东入居东北三省。如今,宗姓尤以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江西、河北等地为多。

宗姓历史人物有宗炳,南朝宋时杰出的书画家。年少时即聪颖过人。东晋末至南朝宋时,朝廷多次征其为官,皆推辞不就。长于琴书,尤喜书画,精于言理。曾游历名山大川,遂画所游山水名胜。著有《明佛论》和《画山水序》。宗泽,南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著名的民族英雄。他领导的东京保卫战是宋朝军民抗金的重要战争。宗臣,明代文学家,嘉靖进士。曾率领福建军民抗击倭寇。诗文主张复古,文章与李樊龙、王世贞相切磨,为“嘉靖七子”。宗白华,著名文学家、美学家。他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先行者。代表作有《美学散步》《艺境》。

宗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七十六位。


【源】 ①古帝重黎之后,即羲和之四子,分掌四岳之诸侯,称四岳。四岳之后有宗氏,见《汉宗俱碑》(17,60)。 ②周大夫宗伯之后,以官命氏有宗伯氏、宗氏(6,9,11,12,17)。③系自子姓。春秋时宋襄公同母之弟敖,仕晋,其孙伯宗为三郤所杀,子州犁奔楚,少子连家于南阳,遂以王父字为氏(6,11,12,17)。④春秋时群舒之属有宗国(故城在今安徽庐江西),其后以国为氏(17)。群舒,偃姓,春秋时在今安徽庐江西之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统称群舒,后灭于楚。⑤春秋时小国賨子(故城在今四川渠县东北,后灭于楚)之后有宗氏(17)。賨人即今湘西土家族之先民。故系源自少数民族。⑥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大凌河等地(23)。今满族姓(344)。⑦清广西镇安府土司为宗姓,始于明朝(72)。⑧彝(130,380)、蒙古(344,369)、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河东、南阳、京兆(17,21,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尤以安徽、江西、河北等省多此姓。三省宗姓约占全国汉族宗姓人口46%。【变】 宗楼,春秋时齐大夫(17,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安徽之泾县、湖北之监利、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及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 (宗氏) 又为宗伯氏,周大夫宗伯之后。以官命氏。” 《中国姓氏大全》 称:“周代有官名宗伯,辅佐天子掌管宗室之事。后人以官名为氏。”疑此当系出姬姓。②又,其据 《唐书·宰相世系表》 注云: “宗氏,子姓。宋襄公母弟敖,仕晋,孙伯宗为三郤所杀,子州犂奔楚。少子连家於南阳,以王父字为氏。”则此以字为氏,系出子姓。③《姓氏考略》 据《汉宗俱碑》 注称: “四岳之后。” 四岳,相传为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④为清代满族姓宗佳氏所改。见刘庆华 《满族姓氏录》。

汉代有宗资; 南朝宋有宗炳; 宋代有宗泽,元祐进士,抗金名将; 清代有宗元鼎,江都人。

猜你喜欢

  • 空桑

    读音:kōng sāng【源】 ①商初大臣伊尹生于空桑(故城在今河南陈留南),子孙因以为氏,见《姓氏英贤传》(7,12,15,60)。 ②少昊都空桑(故城在今山东曲阜南),后因氏,见《姓考》(17,6

  • 郁原甄

    读音:yù yuán zhī郁原甄氏改为甄氏。(见《魏书·官氏志》)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甄氏。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魏书·官氏志》 作 “郁都甄” (按: 《姓

  • 读音:Guàn【源】 见《万姓统谱》(15)。【人】 雚璿,唐时人,曾任中书舍人(21)。雚永均,明洪熙年间任光禄大夫(24)。《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太平图话姓氏综》 云:“以草名为姓

  • 納米

    读音:Nàmǐ【源】 彝族姓(375)。

  • 昊英

    读音:Hàoyīng【源】 古天子昊英氏之后,以号为氏,见《姓苑》(7,9,63)。《姓氏词典》 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收载。其注云:“以祖辈名号为姓氏。‘古天子昊英氏之后。’昊英氏,古代传说

  • 子士

    读音:zǐ shì【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后,叔孙成子生齐季,为子士氏(4,7,12,21)。但按《左传》,鲁孟僖子妾,乃子士之母,则子士氏乃孟僖子之后(1,7)。②系自妫姓。春秋时陈僖子支

  • 读音:jué【源】 见《集韵》(62,80)。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玉篇》收载。未详其源。

  • 夏戊

    读音:xià wù【源】 春秋时卫世叔疾(即大夫太叔悼子)之甥有夏戊氏,见《姓考》(17)及《路史》(60,62)。【变】 后改为夏氏(17)。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路史

  • 穆佳

    读音:Mù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额木赫索啰(23,63,180,260)。【变】后改为穆氏(180)。【人】清镶红旗满洲马甲保住之妻为穆佳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额木赫、索罗地方,乃

  • 句龙

    读音:gōu lóng炎帝十一世孙句龙,为颛顼土正,其后为氏。(见《姓氏考略》)后汉时南匈奴大人有句龙氏,即句龙吾斯。(见《后汉书·南匈奴传》)▲〈宋〉句龙如渊,道江人,御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