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拉
【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叶赫、辉发等地(23,26,63,180)。扎拉在辽时为部落名,当系以部为氏(23)。【变】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胡什太之妻为札拉氏(260)、〔札拉〕似即扎拉之异译。【人】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吴图那思图之妻为扎拉氏(260)。
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辽代,契丹族姓氏。本部族名,后以部为氏而有扎拉氏。《辽史》有载;至清,融为满族,世居叶赫及辉发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叶赫、辉发等地(23,26,63,180)。扎拉在辽时为部落名,当系以部为氏(23)。【变】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胡什太之妻为札拉氏(260)、〔札拉〕似即扎拉之异译。【人】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吴图那思图之妻为扎拉氏(260)。
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辽代,契丹族姓氏。本部族名,后以部为氏而有扎拉氏。《辽史》有载;至清,融为满族,世居叶赫及辉发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Nālán【综】 清满洲人姓(259)。那兰长海,清满洲人,镇安将军马期之子,博学多识,著有《雷溪草堂集》(61)。按,或源出金时女真人纳兰氏。《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 “满族姓。满州人长
读音:xún少昊后,赢姓国有寻氏。(见《路史》)夏同姓,谙侯斟寻氏之后。(见《广韵》)▲<明>寻适,洪武初,广西按察使。
读音:Túfū【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Kèshímìěr元代 “色目人” 姓氏。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译作“气失迷儿”,今或作“克什密尔”。当以地 (国) 为氏,疑其
读音:Bóyáwú【综】 元时蒙古人姓。似系巴约特氏之异译。泰不华,伯牙吾氏,居台州,累官礼部尚书,后迁台州路达鲁花赤(399)。《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其注云:“《元史》文宗后姓此氏。
读音:yào gě luó回纥姓药葛罗氏。(见《唐书·回鹘传》)
读音:Jiǎo【源】见《字汇补》(86)。【布】北京、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人】皦生光,明万历中山人(24,6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陕西之韩城、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
读音:yè【源】 ①周叔夜之后,见《姓考》(17)。 ②《周礼》夏官有掌漏刻之官挈壶氏,其后有夜氏(60,62)。③蜀松潘蛮有夜氏(60,62)。【变】 亦作〔亱〕(73)。【布】 北京、四川成都等地
读音:Háng'ētǎ《姓氏词典》 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清嘉庆时西安副都统图明阿,姓此氏。”
读音:Hānglì【源】 元时色目人三十一氏中有夯力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哈哩〕(24)。元代“色目人”姓氏。乃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