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pǔ

【源】 ①北魏献帝以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6,9,17,27,70)。②宋时西南苗酋归顺,赐姓普氏(17,24)。③明、清时云南彝族土司多普姓(242)。今彝族仍多此姓(128,130)。④拉祜族黑苦聪人哈那氏,汉姓为普(134)。⑤哈尼族责别氏,汉姓为普(137)。⑥蒙古族姓(369)。【望】 河南(17,418)。【布】 分布较广,尤以云南多此姓。【人】 普几,北魏时交州刺史,交阯侯,亦作周几(70)。普贵,宋时贵州土人,开宝中纳土归顺,赐王爵以镇一方(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鱼台、平邑,湖北之老河口,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邱北、路南等地均有分布。汉、藏、彝、侗、傈僳、拉祜、景颇、哈尼等多个民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续通志·氏族略·补遗·诸方大姓》 注云: “后魏献帝次兄为普氏。” 《中文大字典》 注引 《万姓统谱》 亦云:“后魏十姓,献帝次兄为普氏。今陕西西安府有普氏。”此当出自鲜卑族之拓跋氏。②彝族之普姓,源於“普除普”,本氏族名,遂以为氏。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 “” 而为单姓; 又,“普除普” 乃彝语“布氏族” 之音译,或取其汉意 “”,谐以汉姓“” 而为单姓。

元代有普德; 又有普恩,云南师宗州土官,武德将军; 明代有普理; 又有普泰,陕西人。

猜你喜欢

  • 正輿

    读音:Zhèngyú【综】 春秋时,鲁襄公二年,齐侯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齐国宦官)以索马牛皆百匹,齐师乃还,见《左传》(21,26,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 堂谿

    读音:Tángxī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风俗通》 注云: “吴王夫㮣奔楚, 封堂谿, 因以为氏。” 《史记·楚世家》 亦载: “ (夫概) 奔楚,楚封之堂

  • 读音:qǐ【源】 ①秦汉时西部氐羌人姓。相传商时孤竹君墨胎初之子伯夷之后有乞氏(60)。又,宋时西夏羌人有乞姓(96,240)。又,玄氐,乞姓也,见《路史》(60,62)。相传玄氐为羌姓之裔,见《山海

  • 珠嚕

    读音:Zhūlū【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赫舍哩河(23,63,180,260)。珠噜原系金时部落名,故系以部为氏(23)。在辽、金、元时称卓鲁氏(71)、明时改称朱胡氏(180)。至清又改称珠噜氏,系

  • 多克托羅夫

    读音:Duōkètuōluófū俄罗斯族姓氏。意为医生、博士,此当以职业为氏。见 《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

  • 挖饒時

    读音:Wāráoshí【综】 傈僳族氏族名,以鱼为原始图腾,傈僳语鱼为挖饶时。亦作〔鹅饶息〕、〔敖扒〕、〔旺扒〕、〔旺渣扒〕等。世居云南怒江地区。汉姓为余(148,149,150)。

  • 读音:luò络,姓也。(见《广韵》)

  • 敏罕

    读音:Mǐnhǎn蒙古族姓氏。汉意乃数目之 “千”,或谐“千”音而改为单姓“钱”。见 《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 戛普韓

    读音:Gāpǔhán柯尔克孜族姓氏。清乾隆年间由阿勒泰地区迁入黑龙江富裕县。本旧部落名,或以为姓,后改单字姓。见《中国人的姓名·柯尔克孜族》。

  • 读音:jiā【源】春秋时晋大夫嘉父之后,以字为氏(11,12,15,17,60)。【望】晋阳(17,418)。【布】贵州黎平(358)、台湾(64,68,261)、四川彭县(354)、梓潼、山西等地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