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ì

【源】 ①唐时凤迦异之子异牟寻归唐,封南诏王,见《唐书》。其后有以父名为氏者(17,60,62)。②唐时白水蛮之姓(7,12,17)。白水蛮为唐时乌蛮之一支,居今云南元谋、禄劝一带。今彝族与之有亲缘关系。③系异奇斤氏所改(60,62,63)。【望】 白水(17,418)。【布】 北京有此姓。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据《唐书》 注云: “唐凤迦異之子(按:凤迦異,《中文大字典》引 《奇姓通》作‘蒙伽異’;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作 ‘风迦异’)異牟寻归唐,封南诏王,以父名为姓。”② 《姓氏考略》又注: 为異奇斤氏所改。则此当出自高车姓氏。③郑樵据《元和姓纂》注云: “今温州白水蛮有此姓。”(按: 唐代之温州故治在今浙江永嘉县,此处何以有“白水蛮”,不得其解。姑存疑。)

猜你喜欢

  • 都馬

    读音:Dūmǎ《姓氏词典》 引 《明史》 收载。其注称: “明有都马班,都马含。”未详其源。

  • 勃窣野

    读音:bó sū yě【源】 ①其先发羌之祖曰勃窣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发音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见《唐书》(7,11,17,60)。②晋末十六国时南凉王秃发利鹿孤之后有勃窣野

  • 科爾伯蘇

    读音:Kē’ěrbósū/Korbesu【综】 清蒙古镶红旗中有科尔伯苏氏(259)。

  • 三丘

    读音:Sānqiū【综】 蜀有三丘务,见《三国志》(12,17,21)。亦见《姓苑》(7)。但据张澍考证:《蜀录》无此氏。郑氏误引《梁书》。丘昂,吴兴人,家贫好学,与弟给事中夷、太守矩,并以孝行闻,当

  • 扎拉爾岱

    读音:Zhālā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亦作 “扎拉台”; 《姓氏词典》 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则作“札剌儿台”,姑兼收以备考。

  • 彌勒

    读音:Mílè【源】见《平陆县志》,现无此姓(298)。

  • 拜庫里

    读音:Bàikùlǐ【综】 清满洲马甲哈斯克之妻为拜库里氏(260)。

  • 尼質

    读音:Nízhì【综】 彝族姓。今四川雷波上四坝乡有此姓,为原白彝之姓,汉姓为丁(132)。

  • 喇夏

    读音:Lǎxià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陇川有分布。《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 有载。其汉姓为 “沙”,盖取lǎxià之尾音,谐以音近汉字“沙”而以为姓。

  • 读音:guǎn【音】亦音Wǎn(26)。 【源】春秋时楚大夫莞苏之后(60,62)。 【望】吴郡(17,418)。 【布】浙江余姚有此姓(389)。 【人】莞恭,三国时吴国将军(21,62)。现行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