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máng

【源】 ①相传为少昊(即金天氏)之裔句芒氏之后,见《姓源》(17)。②伏羲之臣有芒氏,初作罗,见《世本》(11,60)。③春秋时齐敬仲(即田敬仲)之后有芒氏,见《潜夫论》(60)。【望】 浚仪(17,418)。【布】 河南林县(343)、北京等地均有此姓(91)。【人】 芒卯,战国时魏臣(15,21)。芒文缜,明时江西临川人,曾任国子学正(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临汾、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据 《路史》注云: “伏羲臣有芒氏,初作罗。芒氏宜始此。” ②其据《潜夫论》 注云: “芒氏,齐敬仲后。”敬仲,当即田敬仲,本陈氏,春秋时陈厉公之子,名完,卒谥敬仲。仕於齐,因功赐姓田氏。陈乃虞舜之后,妫姓。③ 《续通志》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出自夏王帝芒之后。” (按: 《姓氏考略》、《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 俱引作 “商王帝芒”,误。帝芒乃夏之第九代君主)。

战国时魏有芒卯,为相; 明洪武间有芒文缜。

猜你喜欢

  • 读音:Shuí【源】大谁长,汉置官名,子孙以官为氏,见《姓氏寻源》(60,62)。 【布】清时四川南充(60,62)、今湖北武汉、北京(91)、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 【人】谁龙,明时四川南

  • 烏里洋海

    读音:Wūlǐyánghǎi【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蓝旗中有乌里洋海氏(260)。又,清蒙古镶白旗中有乌里杨嘎氏(259),〔乌里杨嘎〕似即乌里洋海之异译。亦作〔兀里养哈䚟〕、〔乌里养哈&

  • 博耶特

    读音:Bóyétè【综】 清镶蓝旗蒙古马甲吉善保之妻为博耶特氏(260)。

  • 读音:gèn【源】 见《姓苑》(15,21,24,60)。【布】 甘肃永昌(392)、贵州黎平(358)、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人】 艮当,汉时人,注《药经》(15,2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

  • 酩玉

    读音:Mǐngyù【源】西夏人姓(205)。

  • 读音:zhēn【源】 黄帝之子25宗,其得姓者14人为12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苟、僖、姞、嬛、依是也(9,11,21,24,60)。【变】 亦作箴、〔蒧〕(7,63)。罕见姓氏。《续通志·

  • 读音:yáng【源】 ①洋,战国时齐大夫食邑,因氏,见《姓考》(17,62)。②台湾土著姓(66)。【望】 海陵(17,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湖北武汉(91)、浙江普陀(297),山东新泰

  • 读音:yù【源】 ①相传颛顼之后有玉氏(17,60,62)。 ②春秋时楚国有掌玉玺之官,称玉尹,因以为氏(91)。 ③汉武帝时公玉带(齐南人,进黄帝明堂图于武帝)之后,改公玉氏为玉氏(6,15)。参见

  • 读音:zhān毡求,宜阳人,监生,永乐十五年任广西右参议。(见《奇姓通》)《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按: “毡” 为 “氈”之异体,疑与氈姓同,或为氈姓之分族。)

  • 永謝

    读音:Yǒngxiè蒙古族姓氏。本元蒙部落名,以部为氏。后或改为单姓“云”,盖取“永谢”之首音,谐以音近之 “云”而得。今为蒙古族显姓,已故国家副主席乌兰夫,即姓此氏。见 《中国人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