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ēn

【音】 贲氏有肥(Féi)、坟(Fén)、秘(Bì)、奔(Bēn)等4音(10,16,17,19,21)。音不同,姓或不同,宜分三姓。音奔之贲姓,原音肥,是隋、唐以来音变而有此氏(7)。参见贲(Féi)、贲(Bì)姓。【源】 ①春秋时鲁庄公御者县贲父之后(7,60)。②汉时西戎有贲浑族,贲音奔,或后有音奔之姓(69)。③虎贲,官名,《周礼》夏官之属,其后以官为氏(16)。④五代后周时蕃胡有此姓,见《旧五代史》(53,242)。⑤彝族姓(130)。【变】 一作奔,见张澍《姓氏五书注》(1)。【望】 宣城(17,418),宣平(261)。【布】 安徽淮南(362),湖北钟祥(388)、台湾(64,68,261)、辽宁(92)、广西融水(393)、柳州、甘肃兰州等地均有此姓。但不知各地此姓之发音。【人】 贲浦,春秋时晋人(7,12)。贲光,汉时中郎将(17,26)。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运城,陕西之韩城,湖北之老河口,安徽之贵池,广西之灌阳、荔浦,云南之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族、瑶族、布依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县贲父之后。”县贲父,春秋时鲁庄公御者。其后或以祖辈之字为氏。②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注引 《风俗通》 云: “秦非子之后有贲氏。” 非子,伯益之后,秦之始封君,嬴姓。

一音féi,又音bǐ,均为现行姓氏。

春秋时鲁有贲浦(《姓氏词典》 以其为晋代人);汉代有贲赫、贲丽、贲休; 元有贲亨,宣武将军; 明代有贲隆,邵武卫千户。

猜你喜欢

  • 諸梁

    读音:Zhūliáng【源】系自芈姓。楚庄王之后,有楚大夫沈大夫沈子食采诸梁,因以为氏(6,12,15,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楚庄王之后,食邑诸梁,因氏

  • 读音:Yú虞姓来源于国名。一是源于妫姓。帝舜的后人封于虞,建虞国,其子孙就以虞为姓。二是源于姬姓。虞国为周文王时分封的诸侯国,后虞国人以国名为姓,是为虞姓。虞姓春秋时已分布于山西、河南一带,战

  • 读音:Kuí【综】 源出不详。河北卢龙(289)、云南泸西(374)、河西、弥渡、河南汲县、辽宁抚顺(62)、北京、吉林伊通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河北之获鹿,山西之太原,甘肃

  • 薩哈

    读音:Sàhǎ历史上女真族姓氏。为金代女真族白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他。

  • 馬矢

    读音:Mǎshǐ【综】 汉大司徒马宫,本马矢氏,改为马氏,见《汉书·马宫传》(7,9,12,17,60)。【人】 马矢匡,汉时河东人(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其注云:“汉有

  • 读音:Liào/Liaw,Lyau【综】 清满洲人姓。清镶蓝旗满洲护军胡里之妻为料氏(260)。

  • 读音:Tián【源】 羌人姓,见《东观汉纪》(60,6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亦收,其据《东观汉记》注云: “羌姓。”未道其详。

  • 读音:Táng唐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周武王子叔虞封于唐,其后代以唐为姓氏。二是尧之后有唐氏。三是伊祁姓燮父之后封于唐,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唐为氏。四是少数民族姓氏,三国时陇

  • 塔穆察

    读音:Tǎmùchá【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树若干

    读音:shù ruò gān树若干,改为树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一作树洛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