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ùn

【源】 顿,春秋时姬姓国(故城在今河南项城西北),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6,7,12,15)。【望】 魏郡、云阳(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顿子牂,春秋时晋大夫(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甘肃之酒泉,黑龙江之嫩江县,河南之卢氏,湖北之武昌,湖南之芷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子爵,顿子牂之国也。今陈州南顿,即其地。定十四年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魏志·华陀传》 有督邮顿子献; 汉有顿肃,为邵阳长。望出魏郡。宋世登科有顿起、顿韪,皆蔡州人。”

又,明代有顿钦,洪武举人; 又有顿锐,正德进士。

猜你喜欢

  • 读音:Nuò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偏关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biàn下辩,地名,在武都,当以地为氏。(见《姓氏寻源》)

  • 毋车

    读音:wú chē毋车伯奇,下邳相,望出乐安。(见《风俗通》)

  • 读音:dǐ【源】 见《姓苑》(21,62)。汉时鲁侯奚涓无子,封母底为侯,见《汉书·功臣表》(7,60)。此为底姓之始。【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底老,唐时宁州罗川山下人(60)。底蕴,明

  • 克依克哷

    读音:Kèyīkèli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三姓(23,63,180)。【变】 亦作〔克衣克勒〕(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三姓地方 (即今黑龙江之依兰县),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

  • 門尹

    读音:Ményǐn【源】 汤得其司御门尹登恒,见《庄子》。门尹氏始此(17,60)。【变】 一作〔门伊〕(15,63)。【人】 门尹般,般一作班,春秋时宋大夫(6,11,12,17)。门尹沮渠,春秋时

  • 朋干

    读音:Pénggān景颇族姓氏,出自 “勒排”姓。《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收载。未详其他。

  • 蚡冒

    读音:Fénmào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棼冒”据《战国策·补》 云: “楚之同姓。即蚡冒。”(按: 或作芬冒、棼冒,春秋时楚君熊眗字蚡冒,其后或以祖上之字为氏。)

  • 杜寧肯

    读音:Dù'níng kěn【综】 鄂伦春族姓。杜宁肯为氏族名,世居黑龙江逊克、嘉阴等地,汉姓为杜(190)。鄂伦春族姓氏。本氏族名,或以为姓。世居逊克、嘉阴一带地方。后或改单姓 “杜”,盖取

  • 回鶻

    读音:Huíhú【综】 西夏人姓(240)。《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收载。其注云: “回纥姓。以民族名为姓氏。回鹘即回纥。元有回鹘·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