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菜
见《闽东本草》。为荠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闽东本草》。为荠菜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对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法。《育婴秘诀》:“儿才生下即气绝,不啼哭,俗名闷脐生,即生也。必是难产,或冒寒所致。必以棉絮包裹,抱怀中,不可断脐带……以热水于脐带抹之,使暖气由脐入腹,须臾气回,啼哭如常。方
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青黄凸出。系指眼之“风轮破碎,内中膏汁叠出也。不治者,甚则膏尽珠”(《证治准绳》),以致失明。参见蟹睛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五卷。西晋·支法存辑,已佚。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漆姑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郭坦条。
运气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即“中运”,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枸杞叶,详该条。
病名。由脾经毒邪凝滞所致。痘疮攒簇于口唇上下,有黄熟如蜡,有顶尖如锥,有黑硬燥裂,血水进出者。治宜泻火解毒,用泻黄散或凉膈散加减。
婴儿出生后,左右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骨间隙。参囟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鸡眼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