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出针,《素问·针解》:“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见出针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刺苋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明·徐春甫《痘疹泄秘》。即贯脓。详该条。
病名。见《普济方》卷六十八“如圣胜金铤”条。即飞疡。详该条。
病证名。指无物无滞的痞证。多由饮食伤中,劳倦过度,或脏腑阴阳亏损,气机斡旋无力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痞者,痞塞不开之谓。……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
【介绍】:见许律条。
病人的形体与气机不协调的现象。例如某些消渴病患者,形体瘦弱,但胃火亢盛,多食善饥,烦躁易怒,表现气盛形虚;又如某些痰饮病患者,形体肥胖,但动则心悸气喘汗出,表现形盛气虚。这类形气不相称的病证,往往病情
【介绍】:见万表条。
咽喉之俗称。详咽喉条。
即四气。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