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素问·本病论》。小便失禁之症。详小便不禁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海,见该条。
病证名。见清·颜筱园《眼科约编》。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皮毛之孔窍,即毛孔。见《脾胃论》。
指肘所在之处,即肘背部位。《灵枢·论疾诊尺》篇:“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类经》注:“肘,臂膊之节也。一曰曲池以上为肘。肘在上,手在下,故肘应腰上,手应腰下。”
病名。《疔疮要诀》:“此疔发于脾肾肺火,生鼻孔两旁根。”由阳明热毒结聚所致。证见鼻孔旁边迎香穴焮肿作痛,甚则恶寒身热。宜清热解毒。可服用苏梗、花粉、橘红、川贝母、连翘、银花、薄荷、甘草、鲜芦根之属。
出《脉经》。即妊娠。详该条。
病症名。《诸病源候论·水病诸候》:“水癥者,由经络否涩,水气停聚在腹内,大小便不利所为也。其病腹内有结块强,在两胁间膨膨胀满,遍身肿,所以谓之水癥。”治宜理气逐水。用木香丸等方。参见癥条。
见《抱朴子》。即铜绿,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萝芙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