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刺血拔罐法

猜你喜欢

  • 药百合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即百合,详该条。

  • 五常政大论篇

    《素问》篇名。张志聪注:“此篇论五运主岁,有平气、有太过、有不及,各主果、谷、虫、畜、草木、生物数、声、色、味、生长收藏,皆五行政令之常,故曰五常政大论。”文中还提出了热药凉服、凉药热服、上病下取、下

  • 葵花茎髓

    见《安徽中草药》。即向日葵茎髓,详该条。

  • 虚淋

    病名。见《证治汇补·下窍门》。①指肾虚精败之淋证。多因男子精未盛,老人精已衰,而为房劳所伤,致肾虚精败成淋。其证大小便牵引而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治宜温补。用《金匮》肾气丸,或生料鹿茸丸。②即劳

  • 心手少阴经病证

    病证名。指手少阴心经经气异常而致的病症。《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 太医局九科

    宋代太医局培养医生设立之科目。即大方脉、小方脉、风科、眼科、疮肿兼折疡、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兼灸科、金镞兼书禁科。

  • 天溪

    经穴名。代号SP1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胸部第四肋间隙中,距胸正中线6寸处;或于乳头旁开2寸取穴。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并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及第四肋间动、静脉通

  • 气血冲和

    指气血协调,运动通畅。气与血是相互依存的,血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流行,气也赖于血的供养而发挥作用,故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说法。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赖于气血功能的协调来维持,一旦失调,即可发病。《丹溪

  • 中西医判

    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条。

  • 唐烈三

    【介绍】:见唐大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