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缠喉风
病名。指缠喉风之发于单侧者。详缠喉风条。
病名。指缠喉风之发于单侧者。详缠喉风条。
【介绍】:西汉时期人。父为世医,楼护年少时曾研读医书,后又投身政界。
《证治准绳·幼科》集八方。炒使君子十个,甘草(胆汁浸一夜)、芜荑各一分,炮苦楝子(去核)五个。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治小儿蛔疳,腰痛时作,肚胀青筋,呕吐清沫。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黄带。详该条。
即五脏毒,详该条。
病名。指痢疾之因骤受暑湿热毒所致者。见《医学传灯》卷下。《医门法律》卷五:“又有骤受暑湿之毒,水谷倾囊而出,一昼夜七八十行,大渴引水自救,百杯不止,此则肠胃为热毒所攻。”若里急后重者,宜大黄黄连甘草大
①见《本草纲目》。为枸骨叶之别名。②见《草药手册》。为廊茵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石吊兰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皮部论》。太阴经之阴络。名关蛰。详该条。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足上廉二穴,一名上巨虚。”见该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第卷八十。多因产后外感受寒凉或内伤生冷,寒邪乘虚侵袭胞脉,瘀阻冲任。或因气血虚弱,产后益虚无血可下所致。寒袭胞脉者,兼有小腹胀满,刺痛无时,治宜散寒活血化瘀,生化汤加减;中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