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蛇含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即皮肤粗糙,干枯无泽。
经穴名。代号LI7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蛇头,逆注。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郄穴。位于前臂背面,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距阳溪穴5寸处。(《医学入门》)。另说“在腕后,少士五寸,大士六寸。”(《针灸甲乙经
古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脱肛。详脱肛条。
【介绍】:即真德秀。见该条。
证名。出《素问》。系指舌本卷曲而难伸。《素问·脉要精微论》:“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素问·缪刺论》:“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少阴之脉系舌本、连舌下,厥阴肝经之脉环绕阴
病名。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聤耳的别名。系指脓耳耳内流脓腐臭者。又叫内耳疳臭。名称各异,总由积热上壅或风水入耳所致。久病可致耳聋。参见聤耳、耳疳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细辛之别名,详该条。
见《脉经》。即眼睑。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萝芙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