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息鼾(hān 酣)

猜你喜欢

  • 掌固

    唐代医官职称,设于太医署、尚药局中,各4名。

  • 脾虚久嗽

    证名。脾气虚弱而引起的咳嗽。《证治准绳·幼科》:“脾虚亦能作嗽。”小儿脾常不足,易为乳食所伤;脾伤则运化失职,而使湿化成痰,痰湿交阻,肺气失宣则咳嗽。其症多伴有久嗽,痰多,食纳不佳,腹胀,便溏,面黄肌

  • 脾虚腹胀

    病证名。指脾虚运化不健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脾虚腹胀之症,食少身倦,脾虚不运,二便清利,言语轻微,心腹时胀时退,朝宽暮急。”因脾气素虚,饮食难化,凝积肠胃所致。治宜健脾消食为主。脾气不实者,

  • 牙齿草

    见《滇南本草》。为眼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 治验回忆录

    医案著作。赵守真撰。本书选收作者临床验案100例,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妇科、儿科治例。所列医案较系统地叙述病证的过程,辨证的重点,诊断的依据,处方的准绳等内容。对充实中医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辨证论治在

  • 草鞋底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 三十度

    即三十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后皆三十度而有奇也。”谓自始及终都是三十日有零。

  • 匝(zā 扎)风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脑户,见该条。

  • 和安大夫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内经》十二脉之一。迟而软的脉象。《诊家正眼》:“曰疏者,且迟且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