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南北朝时期医生。渤海(今河北省境内)人,余未详。
证名。指口唇干燥,甚则裂开的症象。《温疫论·数下亡阴》:“津不到咽,唇口燥烈,缘其人阳脏多火而阴亏。今重亡津液,宜清燥养营汤。设热渴未除,里证仍在,宜承气养营汤。”多因阴津不足,脾热炽盛所致。治宜养阴
详补阴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喉痹,刺手小指爪纹中,出三大豆许血,逐左右刺,皆须慎酒面毒物。”《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奇穴,名小指爪纹。定位在手小指背侧,爪甲根部中点处。主治喉痹。点刺出血。
见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为蜘蛛香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忽泰必烈条。
病名。指产后目眩红烂。宜用复盆子叶嫩汁渍眼,外以纱布蒙之。
【生卒】:?~581【介绍】:南北朝至隋代之间医生。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北齐名医徐之才之弟。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严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