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伤寒明理论》。即神志昏迷不清,或全然不知。详昏迷条。
病证名。亦名妊娠吐酸。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吞酸多因脾虚肝旺,伤于饮食,不得传化。有寒热之分:寒者,由脾胃不和,饮食太过,胃脘填塞,脾气不运而致,宜温养脾胃,用六君子汤加吴萸;热者,由于肝气郁滞,
病证名。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即物偶入睛证。详该条。
丛书。元·窦桂芳辑。1311年刊行。系《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南》、《黄帝明堂灸经》和《灸膏肓腧穴法》四书的合称。附刊窦桂芳《针灸杂说》。《针灸四书》的主要内容后收录于《普济方》卷409~413。
见伤寒论注条。
见《辽宁主要药材》。为人参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十方。人参、麦门冬、五味子、茯神、远志、石菖蒲、生地黄各等分。水煎服。治心经虚热。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通城虎之别名,详该条。
指鼻中隔。实际由三骨组成,即鼻软骨、筛骨正中板、犂骨。
秦代主管医药的官员。杜祐《通典》:“秦有太医令丞主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