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近时十便良方条。
《症因脉治》卷一方。枳实、厚朴、神曲、陈皮、莱菔子、麦芽。水煎服。治外感遗尿,兼有食积者。
①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山扁豆之别名。②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地榆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鹿肾之别名,详该条。·
研制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续断、补骨脂、制附子、熟地黄、淫羊藿、骨碎补、独活、桂枝、赤芍、白芍、牛膝、苍术、威灵仙、知母、防风、伸筋草、麻黄、松节、穿山甲(炙)、虎骨(炙)。冲剂,每服10~20克
运气术语。指在泉之气的运行。《素问·刺法论》:“柔不附刚,亦名失守,即地运皆虚。”
构成口腔的骨骼。如口盖骨、上牙床骨、下牙床骨等。详各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肾气通耳,而妇人以肾系胞,因产血气伤损,则肾气虚,其经为风邪所乘,故令耳聋也。”治宜补益肾气为主。方用金匮肾气丸。气虚可用补中益气丸。
厚而丰盛,亦作亢盛。《灵枢·痈疽》:“热气淳盛。”
见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调经专辑》。即居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