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药志》。为矮陀陀之别名,详该条。
八纲中用以辨别病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二纲。一般外感初起,邪在肌表,属表证,病较轻浅;若病在脏腑,则属里证,病较深重。伤寒与温病的证候分类中,对表里证的辨别,有明确的区分:伤寒以三阳为表,三阴为里,三阳中
养生类著作。清·查有钰著。全书2卷。本书系广泛搜集历代医家却病延年的经验,整理归纳,汇编而成。书中载有孙思邈的“治病勿惑”,李东垣的“病详昼夜”,张景岳的“择医有眼”,李士材的“医情不等”,高士宗的“
病名。出《疡科准绳》卷四。即生于右臀下摺纹中之外痈。参见外痈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棒棒木,详该条。
出《脉经》。亦名双生、骈胎。指妇人一次怀二胎。
【介绍】:见朱权条。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见《跌损妙方·头面门》。见颊车蹉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挖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面黑如漆而形瘦如柴的症象,为心肾病危重症状之一。《灵枢·经脉》:“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杂病源流犀烛·肾病源流》:“肾家本有水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