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指经漏。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十三方考》下编。又名瓜藤漏。症为肛周生漏,疼痛出脓,后渐蔓延至两侧大腿根部,漏孔三五不等,脓水淋漓,病程缠绵。治法:宜先从开始一孔治起,常用挂线疗法,配合熏洗汤坐浴,或用加味天然散。内服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即前臂尺、桡骨骨折。详见臂骨伤条。
病名。《马培之医案》:“龟背乃先天肾亏,冷风入脏、或痰饮攻注或内挫折伤……或婴儿脊骨柔脆、强坐太早,皆能致之……腰脊板强,渐致背驼,成为龟背驼。”相当于脊椎结核或佝偻病所致之背驼。参见龟背痰条。
《神农本草经》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详三品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清·金德鉴《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风热感于心经,或煎炒热物而生。舌下或左右,或正中,形如圆眼,或如枣核,肿疼不堪,言语不能,舌卷紫硬。”治宜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地黄汤、导赤散、黄连解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为菊苣之维吾尔族名,详该条。
指胆。见《千金要方·胆府脉证第一》。即中精之腑。详该条。
即舌肿。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