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疮疡内消法

疮疡内消法

疮疡治法中“消、托、补”三大法则之一。见《外科精义》卷上。凡疮疡初起尚未成脓,用内服药促其消散,为疮疡内消法。根据肿疡发生的病因和证情等辨证施治,如表邪未解者以解表为主;热毒炽盛者以清热为主;里实者配以疏利通里气滞行气血瘀者活血消肿;寒邪凝结者以温散为主。详见疮疡解表法疮疡清热法、疮疡通里法、疮疡行气法疮疡和营法疮疡温通法等条。

猜你喜欢

  • 时方

    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所制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补充和加强了前人所未备而又有临床疗效的方剂。

  • 无时泪下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谓目无病故,时常如哀如悲,泣下沾襟……,盖肾水不足,肝气渐弱,液道不固,一也;膏血耗伤,津液不洽,虚火内迫,二也。清冷者其常,间有热而浑者,乃正为邪沴,……。

  • 通气草

    出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 胃气虚喘

    见《丹溪心法·喘》。即胃虚喘。详该条。

  • 西瓜翠衣

    见《临证指南医案》。即西瓜皮,详该条。

  • 青黛海石丸

    《症因脉治》卷二方。青黛、海浮石、栝蒌仁、川贝母。治肺经咳嗽,肺有热痰者。

  • 补气固表

    补法之一。用补气药治疗卫气不固、肌表虚疏的方法。卫气不固则表虚自汗,容易感冒,可用黄芪、白术、党参等补气药治疗。常用方如玉屏风散、牡蛎散等。

  • 溃疝

    病名。《灵枢·经筋》:“溃疝腹筋急。”即疝。详该条。

  • 喉节

    ①病名。又名喉疖。《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证生于鸠之中,初起如梅核,在喉膈之间,吐不出咽不下,至三日渐上喉节之间,名曰喉节。”治疗须用针刺破,然后以胆硝丹吹入喉中,再内服雄黄化毒丸。②解剖部位名,俗

  • 铺灸

    即长蛇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