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积脘痛

痰积脘痛

证名。指痰阻气滞所致的胃脘痛。《类证治裁·胃脘痛》:“痰积脘痛必呕恶。”《张氏医通》卷五:“痰积作痛,脉滑而实,恶心烦满,时吐酸水。此因气滞碍其道路,不得运行而作痛。清中汤加香附苍术南星滑石木香海石之类。如痰甚者,导痰汤加白螺蛳壳煅过一钱。”《症因脉治》卷一治痰癖胃脘病有块,常痛不休,用滚痰丸。参见痰饮胃脘痛条。

猜你喜欢

  • 七叶藤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七叶莲之别名,详该条。

  • 黑带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亦名带下黑候。指妇女从阴道经常流出黑豆水色稠粘或稀、或腥臭的液体,也有在赤白带下中杂有黑色的,连绵不断。多因热盛熏蒸,伤及任脉带脉,肾水亏虚所致。治宜泻火清热,方用利火汤。参

  • 壅嗽

    病名。指痰多气壅引起的咳嗽。《证治要诀·诸嗽门》:“壅嗽,声重痰稠,或咳有血,以薄荷、生胡麻各一撮,细嚼,煎苏子降气汤送下。”参见咳嗽、痰嗽、痰饮咳嗽、痰积嗽等条。

  • 古傣医验方译释

    傣医方书。周兆奎等主编。全书载傣医古验方200首。涉及预防、保健、内、外、妇、产、儿、骨伤、五官、皮肤、传染等各科用药内容。为整理和研究民族医药提供了丰富资料。1990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 腋疽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米疽。见该条。

  • 王世瞻

    【介绍】:见王贤条。

  • 下腭骨

    颊车骨别名。详该条。

  • 汪天相

    【介绍】:见汪副护条。

  • 滋阴降火

    治疗肾阴亏损而肾火偏亢的方法。立法以滋肾益精为主,佐以知母、黄柏、牡丹皮等以降火坚阴,或辅以山茱萸、煅龙骨、煅牡蛎以固涩肾精。常用方如知柏八味丸。

  • 颅囟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颅息。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