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脐带。②指膀胱。
见《云南中草药》。为类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珍珠梅之别名,详该条。
舌苔黄腻而厚。是体内湿热俱盛之象,法当清热利湿。
出《神药经》。为白术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指血枯而致之经闭。多因素患失血,或早婚,产多,乳众等耗伤阴血,日久乃致血枯,冲任空虚,无血下达胞宫而致经闭。因失血者,症见饮食减少,面色白无华,日渐虚弱消瘦,治宜补血养血,方用
【介绍】:春秋时秦国医生。善治外科疾病。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上腭腭缝际前端,当齿龈上缘中点处。主治黄疸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介绍】:明代医家。号肃庵,又号洞元真人。汜水(今河南荥阳)人。因病习医,崇信主观唯心论的太素脉,认为太素脉能决生死病夭和预知人事。著有《方书一得》、《太素精要》,皆佚。
【介绍】:隋代医家。撰有《蔡英本草经》4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