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子果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使君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使君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蜀本草》。为辛夷之别名,详该条。
即控涎丹,见该条。
病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能远怯近证。详该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参见金疮肿科条、十三科条。
病名。出《三因方》卷十六。俗称莺翁,悬痈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灵枢·经筋》:“溃疝腹筋急。”即疝。详该条。
补法之一。是以补气药与补血药并用治疗气血俱虚之证。气血俱虚多见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气短乏力,舌质嫩淡,脉细弱,用八珍汤之类。
【介绍】:明代道士兼医生。曾对古代及当时诸家的医方加以选择,编成《医方大成》一书,已佚。
①指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等五种谷类。《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②指杭(或作梗,俗作粳)米、麻、大豆、麦、黄黍(见《灵枢·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