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罗适

罗适

【生卒】:十二世纪中期

【介绍】:

宋代医家。宁海(今浙江宁海)人。任桐城(今属安徽)县尉时,因见当地巫术盛行,不信医药,曾发动医家主持编校医书,撰成《伤寒救俗方》一书,在普及医药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猜你喜欢

  • 里证出表

    指病邪从里透达于肌表。主要表现为先有内热烦躁、咳逆胸闷等里证,继而发热汗出,皮肤痧疹逐渐透露,烦躁减轻,显示病邪由里出表的趋势,多属病情好转的征象。

  • 金津

    经外奇穴名。见金津玉液条。

  • 内炙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方。茴香、藿香、丁香皮、熟地黄、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半,炙甘草、山药、当归、白术、白芷各八两,藁本、炮姜、川芎、黄芪各二两,木香一两,陈皮(去白)四两,白芍药十两。为细末,每服

  • 方剂

    简称方。方指医方。《隋书·经籍志》:“医方者,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术者也。”剂,古作齐,指调剂。《汉书·艺文志》:“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是根据配伍原则,总结临床经验,以若干药物配合组成

  • 耳烂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多由肝胆湿热郁结,上攻于耳所致。症见耳轮生疮,赤烂难敛,此愈彼发,缠绵难愈。治宜清热除湿、消肿解毒。治疗参见旋耳疮、月蚀疮等条。

  • 山辣

    见《本草纲目》,即山柰,详该条。

  • 阴证伤寒

    病名。指病邪直中阴经的虚寒证。见《通俗伤寒论·阴证伤寒》。分寒中太阴、寒中少阴、寒中厥阴三类。寒中太阴用胃苓汤、附子理中汤等方;寒中少阴用真武汤、附姜白通汤等方;寒中厥阴用当归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方。

  • 鸭舌韦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苍条鱼鳖之别名,详该条。

  • 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

    书名。又名《伤寒方论》1卷。清·徐彬撰。刊于1667年。作者推崇喻嘉言《尚论篇》,但认为喻氏书略于方论,遂专辑方论,选录《尚论篇》中论证大意,分注于《伤寒论》113方之下,方解部分发挥己见以阐析仲景立

  • 手少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手少阴之正。即手少阴心经别行之正经。《灵枢·经别》:“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从手少阴心经分出,在腋窝下两筋间处进入胸腔,属于心,向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