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哭
见瞻甫《慈航普渡》。即子啼。详该条。
见瞻甫《慈航普渡》。即子啼。详该条。
指第五胸椎。《素问·刺热篇》:“五椎下间主肝热。”
出《本草经集注》。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见徐润之《最新达生篇》。即产下肉线。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真诠》卷上。即白秃疮。见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方。乌梅肉、生姜各四两,白矾、半夏各二两(捣匀,以新瓦夹定,火焙三昼夜),神曲、麦芽、青皮、陈皮、莪术、丁香皮、大腹子各一两。为末,酒糊为丸,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治酒积
推拿手法。操作同击法,用力较重。
药物学著作。2卷。明·李中梓撰。约刊于明末。1667年又经尤乘增订,收入《士材三书》中。李氏将药物分为草、谷、木、菜、果、寓木、苞木、虫、鳞、介、禽、兽、人及金石等14部,共收药物341种。重点叙述了
即鼻准。详该条。
【介绍】:见黄元御条。
【介绍】:①明代医生。字以求。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精通医术及养生术,能治疗罕见病,并肯帮助贫穷之人。②清代医家。字三农。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人。家中五世精于医,他承家学,撰述有《证治大还》(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