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行健廓

行健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一:“乾为白珠,络通大肠之腑,脏属于肺……,肺与大肠相为表里,主分泾渭,上运清纯,下输糟粕,曰行健廓。”因大肠与肺输转运行不息而得名。详八廓条。

猜你喜欢

  • 消肾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十三。即肾消、消浊。详该条。

  • 西山先生

    【介绍】:即真德秀。见该条。

  • 婆婆针线包

    见《本草纲目》。为萝藦之别名,详该条。

  • 浊病的简称。又名赤白浊、二浊。①指小便浑浊之症。见《丹溪心法》卷三。小便浑浊,色赤或有血者称赤浊,无血而色白者称白浊。《时方妙用》卷四:“浊者,小水不清也。”由湿热下注则为浊病。湿胜于热则白,热胜于湿

  • 痘色淡白

    病证名。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痘疮灌浆,其色淡白,疱疹颗粒形而尖圆,根无晕红者。多由营血太亏,元气不足所致。治以大补气血,托毒外出为主。宜用人参、当归、鹿茸之类。

  • 附广肘后方

    参见肘后备急方条。

  • 痁(shān 山)疾

    古病名。即疟疾。《说文》:“痁,有热疟。”《左传》:“齐侯疥,遂痁。”《丹溪心法·疟》:“疟又名痁疾者。”明·卢之颐《痎疟论疏》:“痎疟总名曰痁。痁者,秋时寒热兼作,即痁作而金伏者是也。”

  • 经络学说

    中医术语。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理论之一。来源于医疗实践。其形成和发展,与针灸、推拿、气功等的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针灸学术的理论核心。从文

  • 远取法

    即远道选穴法,见该条。

  • 御米壳

    出《医学启源》。为***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