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顽核疬

顽核疬

病名。出《疬科全书》。多由气血凝结而致。初起只一核,圆若弹丸,不痒不痛,日久亦不增大,故名顽核疬。不须施治。惟戒郁怒及燥火生痰之物即可。

猜你喜欢

  • 一六甘露散

    见《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即玉泉散第二方,见玉泉散条。

  • 外感短气

    病证名。指外邪袭肺所致的气短不能相续。多因六淫之邪侵袭肌表,继则郁结于里,致气道受阻,呼吸不能接续。《症因脉治》卷二:“外感短气之症,身发寒热,呼吸不利,短息出入,似喘而不急促,此外邪壅滞之症也。”如

  • 香姜散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生姜四两,黄连二两。水淹一夜,慢火炒令姜紫色,去姜不用。为细末,每服二钱,茶水调下;治白痢用米饮酒调下。治晨泄,白痢。

  • 肛瘘

    病名。即肛漏。详该条。

  • 红胆

    见《贵州植药调查》。为红毛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 怒气咳

    病名。指因情绪激动,逆气冲上,损及肺络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怒气咳:怒则气上,积血在胸胁,咳嗽年久不愈,每咳则隐隐而痛。”宜用活血饮等方。参见咳嗽条。

  • 珍珠喉

    病名。多由风热邪毒犯肺所致。症见咽喉内生点如珠,故名。《喉科种福》卷四:“形如珍珠,红盘黄顶,散布于喉中,或纷见于口内。其痛异常,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身疼,以人参败毒散发表,大便结以防风通圣散外解内清。

  • 切脉指法。诊脉时指力不轻不重,左右推寻脉象。《诊家枢要》:“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

  • 念盈药条

    药艾条之一。所含药物以桂枝、川乌、雄黄、广皮、檀香、丹参、香附、白芷、藿香、降香、良姜为主。用于风寒湿痹,寒性腹痛,痛经等。

  • 寒湿久痹

    由寒湿侵袭所致的慢性痹证。因寒邪使气血凝泣不通,湿邪又粘腻滞著不移,两邪相合,可致肌肤疼痛、关节挛痹,并有痛处固定、病程缠绵的特点,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