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
见《中药志》。为荜菝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荜菝之别名,详该条。
明代官名。为生药库中仅次于大使的官职,协助大使主管生药库事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地机。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商阳,见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四。即滞热丹毒。见该条。
病名。因食疫畜肉而出现中毒症状者。《诸病源候论·食诸肉中毒候》:“凡可食之肉,无甚有毒。自死者,多因疫气所毙,其肉则有毒,若食此毒肉,便令人困闷吐利无度,是中毒。”参见食六畜肉中毒条。
解剖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下睑。详该条。
研制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穿山甲、地榆、当归、白芷、紫草、乳香、没药、血竭、栀子、大黄、冰片。油膏剂,外用适量,涂敷患处。功能止痛消肿,生肌解毒。治烧伤烫伤,红肿起疱,疮面溃烂、化脓等。
见补阳还五汤条。
【介绍】:见赵贞观条。
证名。见《鸡鸣录·后阴病》。指大便出血。可因湿毒瘀热留注大肠或脾阳不振,统摄失司所致。湿蒸热毒,多见下血鲜红;瘀热留注,多见血块紫殷。治宜清热化湿,和营消瘀,选用地榆散、芍药汤等方。脾失统摄,多见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