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疾病证候。为辨证论治的基本环节之一,参见辨证论治条。
《医醇賸义》卷四方。当归、苏子、贝母各二钱,川芎、桃仁、延胡索、橘红各一钱,炮姜、降香各五分,山楂炭、桑白皮各三钱,苏木三分。水煎,加童便一杯冲服。治新产之后,恶露上冲于肺,气喘鼻掀,头汗微出。
舌尖白苔舌根黄苔。见于表邪将解而里热盛,宜清里热。若表证未罢者,宜先解表,后攻里,杂病见此舌,亦属里有实热。
出《产乳集验方》。为蒲蒻之别名,详该条。
出《幼科铁镜》。详不寐多困条。
尿道外口。《素问·骨空论》:“女子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证名。指汗出如水,漏泄不止。又作灌汗。多因发汗太过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后人据此称之为漏汗。《脉经》卷六:“肺脉……其濡而散者,当病漏汗(漏,一作灌)。”漏
见金匮要略编注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松节之处方名,详该条。
【介绍】:见凌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