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六棱麻

六棱麻

《中药大辞典》:六棱麻

药材名称六棱麻

拼音Liù Lénɡ Má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驾尾科植物小花鸢尾根茎。四月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丛生,粗壮。根茎平卧,较长,有较密的环节,并被纤维状的残留叶基。茎扁平,细弱。基生叶阔线形,长10~45厘米,宽约6毫米,先端短尖,全缘,有纵脉多条;茎生叶2~4片,狭披针形,较基生叶短,基部抱茎。花茎扁平;花顶生于由3枚狭长的披针形苞片组成的佛焰苞内;有花2朵,浅蓝色;花柄约与子房等长;花被管短,6裂,外裂片匙状矩圆形,钝头。内裂片约短2倍,先端凹入;雄蕊3;子房下位,3室,花柱舌状,3分枝,花瓣状。蒴果革质,矩圆形而两端尖,具纵棱线6条,背裂。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的潮湿地。分布四川、广东等地。

性味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镇痛。治跌打损伤,闪腰挫气。

用法用量内服:每日量1~2钱,浸酒服。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六棱麻

药材名称六棱麻

拼音Liù Lénɡ Má

英文名Root and Rhizome of Smallflower Iris, Smallflower Iris

别名野苏麻,地甘,癞克巴草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细锥香茶菜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coetsa (Buch.-Ham. Ex D. Don) Hara [Plectranthus coetsa Buch.-Ham. Ex D.Don;Isdodon coetsa (Buch.-Ham. Ex D.Don) Kudo]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或音灌木,高0.5-2m。根茎木质化。茎直立,四棱形,被微柔毛或近无毛。叶对生;叶柄长1-5.5cm,被微柔毛;叶片宽卵形或宽三角状卵形,长3-9cm,宽1.5-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渐狭,边缘在基部以上具圆齿,上面疏被糙伏毛及腺点,下面沿脉有短硬毛。二歧聚伞花序3-5花,组成顶生或腑生狭圆锥花序,长5-15cm;小苞片钻形,长不及1mm;花萼钟形,长约1.5mm,外面被微柔毛及腺点,内面无毛,萼齿5,上唇3齿小,下唇2齿稍大,果时花萼增大;花冠紫或紫蓝色,长约6mm,外面被微柔毛,上唇反折,先端4圆裂,下唇长于冠筒,内凹呈舟形;雄蕊4,二强,内藏,下部微有毛;子房4裂,花柱内藏或微露出,柱头2浅裂;花盘杯状。小坚果倒卵球形,褐色。花期10月至翌年2月,果期11月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50-2700m的草坡、灌丛、林中旷地、路边、溪边、河岸、林缘或常绿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细锥香茶菜乙素、丙素、丁素(rabdo-coetsinB、C、D)[2],瘿花香茶菜甲素(rabdocoetsin A)[3]。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发表散风;和中化湿;止血。主风寒感冒;呕吐;泄露泻;风湿麻痛;湿疹瘙痒;脚气湿烂;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浮尸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浮尸草药材名称浮尸草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多茎委陵菜Potentilla poteroides Franch.的全草。春季采集,洗净晒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虚,敛汗,止血。用于

  • 竹茹

    《中国药典》:竹茹药材名称竹茹拼音Zhú Rú英文名CAULIS BAMBUSAE IN TAENIA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

  • 秦岭冷杉

    药材名称秦岭冷杉别名蒲松果、冷杉果、松梅来源松科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 Van Tiegh.,以球果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调经,止血,消炎,止痛。主治月经不

  • 胭脂木

    药材名称胭脂木拼音Yān Zhi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木科植物红木的根皮、叶、果肉、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xa orellana L.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采;洗净;晒干原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 大泡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泡通药材名称大泡通拼音Dà Pào Tōnɡ别名泡通、大木通、隔子通、饭包叶、三叉木、豆豉叶、大豆豉叶、牛嗓管、伞把木、大通塔来源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白背鹅掌柴

  • 刺梨叶

    《中药大辞典》:刺梨叶药材名称刺梨叶拼音Cì Lí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叶片。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疗疥,痈,金疮。"②《贵

  • 犀肉

    药材名称犀肉拼音Xī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等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条。性味《食疗本草》:"微温,味甘,无毒。"功能主治①

  • 干檀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干檀香药材名称干檀香别名小青皮、小青香、小仙人掌、沙针、香疙瘩来源檀香科干檀香Osyris wigbtiana Wall.,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云南。性味辛、微苦,凉

  • 金樱根

    《中药大辞典》:金樱根药材名称金樱根拼音Jīn Yīnɡ Gēn别名金樱蔃、脱骨丹(《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根或根皮。8月至翌年2月,挖出,洗净,切断,晒干。性状

  • 掌裂秋海棠

    药材名称掌裂秋海棠拼音Zhǎnɡ Li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水八角、水蜈蚣、酸猴儿、一口血、水黄连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掌裂秋海棠Begonia pedatif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