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小草

小草

《中药大辞典》:小草

药材名称小草

拼音Xiǎo Cǎo

别名细草(《本经》),青小草(《江苏植药志》)。

出处《本经》

来源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茎叶。4~5月采集地上部分,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远志"条。

炮制拣净杂质,喷水闷润,切段,晒干。

功能主治①《别录》:"主益精,补阴气,止虚损、梦泄。"

②《得配本草》:"去血中郁热,散少阴风热;痘热不起,用以发之。"

复方治胸痹心痛,逆气,膈中坎不下:小草、桂心、蜀椒(去汗)、干姜细辛各三分,附子(炮)二分。六物合捣下筛,蜜丸大如梧子,先食米汁,下三丸,日三,不知稍增,以知为度。禁猪肉、冷水、生葱菜。(《古今录验》小草丸)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草

药材名称小草

拼音Xiǎo Cǎo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Thinleaf Milkwort

别名细草、青小草。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和西伯利亚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2.Polygala sibiric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远志多年生草本,高25-40cm。根圆柱形,长而微弯。茎直立或斜生,多数,由基部丛生,细柱形,质坚硬。带绿色,上部多分枝。单叶互生,叶柄短或近于无柄;叶片线形,长1-3cm,宽1.5-3mm,先端尖,基部渐狭,全缘,中脉在上面下陷,下面隆起,无毛或稍被柔毛。春季茎顶抽出总状花序,长5-12cm,花小,稀疏;萼片5,其中2枚呈花瓣状,绿白色;花瓣3,淡紫色,其中1枚较大,呈龙骨瓣状,先端着生流苏状附属物;雄蕊8,花丝基部合生;雌蕊1,子房倒卵形,扁平,2室,花柱弯曲,柱头2裂。蒴果扁平,圆状倒心形,长、宽各4-5mm,绿色,光滑,边缘狭翅状,无睫毛,基部有宿存的萼片,成熟时边缘开裂。种子卵形,微扁,棕黑色,密被白色绒毛。花期5-7月,果期6-8月。

2.西伯利亚远志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圆柱形。茎多分枝,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具短柄;叶纸质至近革质,下部叶小,卵形,长约6mm,宽约4mm,先端钝,具短尖头;上部叶大,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2cm,宽3-6mm,绿色,被短柔毛,先端钝,具骨质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反卷,主脉在上表面下陷,背面隆起,侧脉不明显。总状花序腋外生或假顶生,通常高出茎顶,具少数花,被短柔毛;花长约6-10mm,具小苞片3枚,钻状披针形,长约2mm,被短柔毛;萼片5,宿存,外面3枚小,披针形,长约3mm,里面2枚大,花瓣状,长约7mm;花瓣3,蓝紫色,侧生花瓣倒卵形,长5-6mm,基部与龙骨瓣合生,龙骨瓣较侧生花瓣长,背面被柔毛,先端背部具流苏状鸡冠状附属物;雄蕊8,花丝长5-6mm,2/3以下合生成鞘,鞘具缘毛,花药卵形,顶孔开裂;子房倒卵形,直径约2mm,先端具缘毛,花柱肥厚,先端弯曲,长约5mm,柱头2,间隔位于花柱先瑞。蒴果近倒心形,直径约5mm,先端微缺,具狭翅,疏被短柔毛。种子黑色,除种阜外,被白色柔毛。花期4-7月,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向阳山坡或路旁。

2.生于海拔1100-2800m的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安徽和江西等地。

2.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炮制拣净杂质,喷水闷润,切段,晒干。

性味辛;苦;性平

归经心;肾经

功能主治祛痰;安神;消痈。主咳嗽痰多;虚烦;惊恐;梦遗失精;胸痹心痛;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别录》:主益精,补阴气,止虚损、梦泄。2.《得配本草》:去血中郁热,散少阴风热;痘热不起,用以发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半边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边莲药材名称半边莲拼音Bàn Biān Lián英文名HERBA LOBELIAE CHINENSIS别名细米草、急解索、半边花、蛇脷草[广东]、长虫草[河南

  • 野芫荽

    药材名称野芫荽拼音Yě Yuán Suī别名假芫茜、香信、番香茜、山芫荽、番鬼芫茜、大芫荽、德马炸锁、阿瓦芫荽、日本芫荽、洋芫荽、刺芫荽、假芫荽、节节花、野香草、侧香荽、竻芫茜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

  • 榕树胶汁

    《中药大辞典》:榕树胶汁药材名称榕树胶汁拼音Rónɡ Shù Jiāo Zhī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种植物榕树的树脂。功能主治治目翳,赤眼,瘰疬,唇疔,牛皮癣。①《生草药性备要

  • 红线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线麻药材名称红线麻拼音Hónɡ Xiàn Má别名山苎麻、红头麻、蝎子草、苛麻、大序艾麻来源荨麻科红线麻Laportea macrostachya

  • 龙州线蕨

    药材名称龙州线蕨拼音Lónɡ Zhōu Xiàn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龙州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morsei Chi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原

  • 画眉草

    《中药大辞典》:画眉草药材名称画眉草拼音Huà Méi Cǎo别名榧子草(《植物名实图考》),星星草(《植物名汇》),蚊子草(《种子植物名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禾本科植

  • 毛大丁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大丁草药材名称毛大丁草拼音Máo Dà Dīnɡ Cǎo别名兔耳风[云南]、小一枝箭、一枝香[福建]、白眉、一柱香、扑地香、白花一枝香、头顶一枝香、磨地香来源

  • 红杉皮

    《中药大辞典》:红杉皮药材名称红杉皮拼音Hónɡ Shān Pí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松科植物红杉的树干内皮。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直径达1.3米。树皮灰色至灰褐色,枝开

  • 鹗骨

    《中药大辞典》:鹗骨药材名称鹗骨拼音è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鹗的骨胳。原形态鹗(《纲目》),又名:睢鸠(《诗经》),王睢(《尔雅》),沸波(《淮南子》),鱼鹰(《禽经》),下窟乌(

  • 葛菌

    药材名称葛菌别名葛藤菌、地重楼来源蛇菰科葛菌Balanophora esquirolis Lev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主治痔疮,咳血。外用治颈淋巴结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