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蚂蝗

山蚂蝗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蚂蝗

药材名称山蚂蝗

拼音Shān Mǎ Huánɡ

别名逢人打、扁草子

来源豆科山绿豆属植物山蚂蝗Desmodium racemosum (Thunb.)DC.,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晒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腰痛,乳腺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山蚂蝗

药材名称山蚂蝗

拼音Shān Mǎ Huánɡ

来源为豆科植物山蚂蝗全草

原形态小灌木,高达1米。茎基部直径2.5毫米,有棱角。3出复叶,顶端小叶片椭圆状菱形,先端短渐尖,钝,基部楔形,无毛;长约4.5~8厘米,阔约2.1~3.5厘米,侧生小叶较小,呈斜长椭圆形;叶柄长4~7厘米;托叶披针状钻形,长5毫米。花序顶生者,圆锥状,长达30厘米,腋生者总状;花梗长3~5毫米;花小,粉红色,长3.5毫米;萼长1.5毫米,萼齿短;花冠蝶形,旗瓣圆形,先端微凹,翼瓣贴生于龙骨瓣;雄蕊10;雌蕊1。荚果通常具2节,背部弯,节深裂达腹缝线,上面截形,基部楔形,长6毫米,阔3.5毫米,表面密被带钩小毛;果柄长3~4毫米。花期7~9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地草坡或林边。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山柰甙。

功能主治祛风湿,散瘀,消肿。治哮喘,风湿痛,崩中带下,乳痈,跌打损伤。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哮。"

②《湖南药物志》:"治风湿关节痛,乳痈溃烂,食物中毒。"

③江西《草药手册》:"去瘀止血,消肿止痛。治崩中带下,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复方①治疳疾:山马蝗四钱,狼把草二钱,羊角豆全草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麻疹:山马蝗一钱五分,野高粱二钱,黄荆条二钱,野油麻一钱五分,地胡椒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大块瓦

    药材名称大块瓦拼音Dà Kuài Wǎ别名花叶细辛、矮细辛、铺地细辛、土细辛、白三百棒。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地花细辛的根、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arumgeophilumHems

  • 蛇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莓药材名称蛇莓拼音Shé Méi别名蛇泡草、蛇盘草、蛇果草、龙吐珠、宝珠草、三匹风、三叶莓、地杨梅、三爪风、三爪龙、三脚虎、红顶果来源蔷薇科蛇莓属植物蛇莓Du

  • 地蔷薇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蔷薇药材名称地蔷薇拼音Dì Qiánɡ Wēi别名直立地蔷薇、茵陈狼牙来源蔷薇科地蔷薇Chamaerhodos erecta (L.) Bunge,以全草入药

  • 红地榆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地榆药材名称红地榆来源蔷薇科红地榆Potentilla griffithii Hook. f.,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涩,温。功能主治收敛,止泻。主治红白痢疾,白带。用法用

  • 上树咳

    《中药大辞典》:上树咳药材名称上树咳拼音Shànɡ Shù Ké别名瓜核草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骨牌蕨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如铁丝,横走,淡绿色

  • 绒白乳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绒白乳菇药材名称绒白乳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绒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陕西、安徽

  • 山石榴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石榴药材名称山石榴别名猪肚簕、假石榴、刺子、山蒲桃、屎缸拔、刺榴、簕牯树来源茜草科山石榴Randia spinosa (Thunb.) Poir.[R. dumetorum La

  • 羊屎条花

    药材名称羊屎条花拼音Yánɡ Shǐ Tiáo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忍科植物烟管荚蒾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utile 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烘干。原形态烟管荚蒾

  • 芭茅

    药材名称芭茅拼音Bā Máo别名竿青、竿芒。出处本品《纲目》始载之,在“白茅”条下云:“芭茅丛生,叶大如蒲,长六七尺,有二种,即芒也。”又云:“五月抽短茎,开花如芒也。”所述乃本种,即芒草中具有短穗的

  • 草玉梅

    药材名称草玉梅别名土黄芩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二歧银莲花Anemone dichotoma L.,以根状茎入药。秋季挖根,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解毒止痢,舒筋活血。用于痢疾,疮疖痈毒,跌打损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