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歧骨

猜你喜欢

  •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见针灸甲乙经条。

  • 便血

    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又称下血。指血经肛门而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故曰便血。”便血多由湿热、积滞、结毒侵袭肠

  • 髋侠

    指髂骨的髂翼部分。

  • 阴痓

    病名。见《丹溪心法·痓》。即阴痉。详该条。

  • 女肠

    出《广雅》。为女菀之别名,详该条。

  • 骨蒸孩劳

    病证名。见《幼科要略》。因小儿热病,表里不和,屡清消不愈,病势淹缠,潮热骨蒸,肌体消瘦。参小儿骨蒸、疳痨条。

  • 针注疗法

    即水针疗法,见该条。

  • 泌别清浊

    小肠在承受胃中饮食以后,进行消化和分清别浊的过程。其中饮食精微在小肠吸收后,由脾转输到身体各部;糟粕部分下注大肠,部分水液泌入膀胱,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

  • 小儿按摩

    即小儿推拿,见陈氏《小儿按摩经》,详见小儿推拿条。

  • 土玄参

    见《云南经济植物》。为黑阳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