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水杨根

水杨根

《中药大辞典》:水杨根

药材名称水杨根

拼音Shuǐ Yánɡ Gēn

出处《纲目》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红皮

原形态红皮柳,又名:蒲柳(《尔雅》),蒲杨(崔豹《古今注》),水杨(《水经注》),青杨、萑苻(《纲目》)。

灌木,高达4米。小枝黄绿色或带紫色,无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倒披针形,罕有长椭圆状倒卵形,长5~10厘米,宽0.8~1.5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下面微有***,幼叶微被毛;叶柄长4~8毫米。葇荑花序常弯曲,雄花序长1.5~2.5厘米,雄蕊2,花丝全部连合,花药淡红色,腺体1,生于腹面;雌花序长约2厘米,子房卵形,无柄或近无柄.密被毛,有花柱,柱头2裂;苞片倒卵形,中部以上暗紫黑色,有长毛。果序长2~3厘米,有毛;蒴果2裂。花期3~5月。果熟期4~6月。

本植物的树皮(水杨木白皮)、枝叶(水杨枝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分布东北及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等地。

功能主治《纲目》:"治乳痈诸肿。生擂贴。"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杨根

药材名称水杨根

拼音Shuǐ Yánɡ Gēn

出处出自《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红皮柳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ix sinopurpurea C.Wang et Ch.Y.Ya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小枝无毛;当年枝初有短绒毛,后无毛。芽长卵形或长圆形,初有毛,后无毛。叶对生或斜对生,披针形,长5-10cm,宽1-1.2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腺锯齿,幼时有短绒毛,脉上尤密,成叶两面无毛;托叶卵状披针形或斜卵形。花先叶开放,长2-3cm,对生或互生,无花序梗,基部具2-3枚下面密被长毛的椭圆形鳞片;苞片卵形,黑色,两面具长柔毛;腺体1,腹生;雄蕊2,花丝合生,无毛,花药4室;子房密被灰绒毛,柄短,花柱长0.1-0.2mm,柱头头状。花期4月,果期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600m的山坡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等地。

性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定痛。主乳痈;金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纲目》:治乳痈诸肿。生擂贴。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猫胞衣

    《中药大辞典》:猫胞衣药材名称猫胞衣拼音Māo Bāo Yī别名猫胞(《本经逢原》)出处《纲目》来源为猫科动物猫的胎盘。性味①《本草从新》:"甘酸,温。"②《本草再新》:"

  • 狼尾巴花

    《中药大辞典》:狼尾巴花药材名称狼尾巴花拼音Lánɡ Wěi Bɑ Huā别名狼尾珍珠菜、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陕西中草药》),重穗排草(《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报

  • 端哼

    药材名称端哼拼音Duān Hē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大叶火筒树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ea macrophylla Roxb.ex Hornem.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根,洗净,切片

  • 展花乌头

    药材名称展花乌头拼音Zhǎn Huā Wū Tóu英文名Patentflower Monkshood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莨科植物展花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

  • 丢了棒

    《全国中草药汇编》:丢了棒药材名称丢了棒拼音Diū Le Bànɡ别名刁了棒、咸鱼头、追风棍、大叶大青来源大戟科白桐树属植物白桐树Claoxylon polot (Burm.) Merr.[

  • 长叶山竹子

    药材名称长叶山竹子拼音Chánɡ Yè Shān Zhú Zi英文名Bark of Kwangsi Garcinia别名广西长叶山竹子。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长叶山竹子

  • 蛇藤

    药材名称蛇藤别名穿山龙[福建]来源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蛇藤Celastrus hookeri Prain.,以根入药。性味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疏风祛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棕榈皮

    《中药大辞典》:棕榈皮药材名称棕榈皮拼音Zōnɡ Lǘ Pí别名拼榈木皮(《本草拾遗》),棕毛(《普济方》),棕皮(《本草求原》)。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鞘纤维。全年可采

  • 鹿梨

    《中药大辞典》:鹿梨药材名称鹿梨拼音Lù Lí别名檖(《诗经》),赤罗(《毛诗传》),罗(《尔雅》),山梨、杨檖、鼠梨、赤萝(陆玑《诗疏》),树梨(《纲目》),酸梨(《植物名实图考

  • 滇鸡骨常山

    《中药大辞典》:滇鸡骨常山药材名称滇鸡骨常山拼音Diān Jī Gǔ Chánɡ Shān出处《中药材品种论述》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骨常山的枝叶。夏季采收。晒干,或切成厚片。原形态鸡骨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