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热痰嗽

猜你喜欢

  • 化气利水

    即温阳利湿,详该条。

  • 增删喉科心法

    书名。1卷。清·刘序鹓撰,潘诚增订。刊于1853年。本书共记述32种咽喉、舌牙病证的辨证及治法。

  • 上林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上林,穴在三里下一夫。”所指即上巨虚。见该条。

  • 补骨鸱

    出《本草图经》。即补骨脂,详该条。

  • 食痛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指饮食不当,积滞不化所致的腹痛。小儿脏腑娇嫩,脾胃功能不强。若乳食不节,饱食过度,摄入不易消化的食物,以致损伤脾胃,乳食壅滞,酿成湿热,热结肠胃而脏气不通,故

  • 黄瓜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黄瓜痈。见该条。

  • 月使不调

    出《脉经》。指月经不调,详该条。

  • 膜原

    又名募原。①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王冰注:“膜,谓膈间之膜;原,谓膈肓之原。”丹波元简认为:“盖膈幕(膜)之系,附着脊之第七椎,即是膜原也。”(《医剩

  • 土生地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白背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 外科证治准绳

    见疡医证治准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