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多由肺胃伏热与外邪相合而成。症见悬雍垂肿起,色白如鱼鳞状者。《重楼玉钥》卷上:“此症生在帝中之下,与松子风相似,但微肿处起白点,日久白点变成鳞,其鳞向下者是。”治宜清热宣散。用六味汤、紫地汤等加
五脏虚损之一。又称损肝。《难经正义》:“肝藏血而主怒,怒则伤肝,肝损者宜缓其中,即经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义。”《难经·十四难》:“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
见《药品化义》。为龙眼肉之别名,详该条。
听声知病之一。见《证治准绳·幼科》。重实雄声体热为,三焦气壅在心脾。伤风咳嗽咽喉痛,结涩肠中粪出迟。
肺的主要功能之一。包括两方面:一是主呼吸之气,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不断吐故纳新,是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灵枢·五味》:“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
①经穴名。代号RN16。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位于胸正中线,平第五肋间隙。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主治胸胁胀满,呕吐,呃逆,噎膈,以及心绞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
奇经八脉之一,代号DU。出《素问·骨空论》。其循行路线,《针灸甲乙经》:“难经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阳脉之海也。”(按:《难经·二十八难》原文无后三
见圣济总录条。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亦称颈项强急。指颈项部肌肉筋脉牵强拘急。多因风寒湿邪侵袭太阳经脉,或感受暑温,或津血耗损,筋脉失养所致。本症可见于伤寒,暑温、中风、痉病等。《伤寒括要·项强》:“太阳项强,无汗
病证名。外感不得卧之一。指热病余邪未尽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二:“余热不得卧之症,表汗已出,表邪已退,身不发热,但睡中盗汗,小便色黄,夜多烦躁,口苦舌干,不得安睡。”治疗如太阳余热,五苓散,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