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南北朝时期医生。常以巫术治病,善治外症。
病证名。即耳烂。《疡医大全》卷十三:“耳轮赤烂,桑、枣、槐、柳、桃嫩枝摘来煎汤,日洗三次。又方:贝母、轻粉研匀干掺。”参见月蚀疮、旋耳疮条。
灸法术语。指分次重复施灸的方法。《千金要方》:“凡阴阳濡风口僻者,不过三十壮,三日一报;报如前,微者三报,重者九报。”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即龟版,详该条。
见《天宝本草》。为满江红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眼干燥滞涩或似异物入目般涩痛不适,称目涩。《诸病源候论》卷廿八:“目,肝之外候也。……上液之道,若悲哀内动腑脏,则液道开而泣下,其液竭者,则目涩;又风邪内乘其腑脏,外传于液道,亦令泣下而数欠,泣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七马齿苋条。指病聤耳,脓水不涸。即聤耳。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气功术语。指习炼气功时要排除妄念,使精神内守。《道乡集》:“修道首在止念。”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属缺乳范畴。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