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苦茄

苦茄

《中药大辞典》:苦茄

药材名称苦茄

拼音Kǔ Qié

出处《国药的药理学》

来源为茄科植物千年不烂心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千年不烂心(《植物名实图考》)

多年生蔓生草本或亚灌木,长约2.5米。幼茎具细毛或近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4~9厘米,宽2~5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心形而下延,全缘,或基部2裂作戟形,两面均有细毛散生,沿脉较密;叶柄长2~3.5厘米,有细毛。聚伞花序顶生,或于枝端与叶对生,总花梗细长,长约3厘米,具稀细毛;小花柄长5~10毫米,无毛;萼漏斗形,萼片5,卵形;花冠紫色或白色,裂片5,向下反折,卵状或长方状披针形,顶端尖,基部有绿色点2,外面有细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口,花丝极短而扁,下部合生;雌蕊1,子房卵形,2室,花柱细长,柱头小,半球形。浆果卵形或球形,熟时红色。种子白色,扁圆,细小。花期7一9月。

生境分部生长路边及山野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未成熟果实含多种甾体生物碱,有α-、β-、γ1-、γ2-和δ-苦茄碱、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蜀羊泉碱、西红柿烯胺、澳洲茄胺等。其中主要是西红柿烯胺或蜀羊泉碱,开始成熟时则以澳洲茄胺为主。这些生物碱的总量随着果实的长大而增加,当果实开始变红成熟时,含量开始减少,成熟后几乎全部消失。β-苦茄碱有抗小白鼠肉瘤-180的作用。其次,含替告皂甙元和雅姆皂甙元二者含量在未成熟的和成熟的果实中,基本一样,在成熟的果实中,含3,4-去氢西红柿-醛-16、西红柿黄质和白荚果红素等色素。

此外,果实中还含还原糖31.55%、油0.9603~9.157%及少量的酒石酸、柠檬酸等。

药理作用苦茄中所含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参见"龙葵"、"白毛藤"条。

功能主治《国药的药理学》:"为利尿药,又为神经痛药及消肿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茄

药材名称苦茄

拼音Kǔ Qié

英文名Fruit of Bitter Nightshade, Fruit of European Bittersweet

别名千年不烂心、天泡草、毛和尚草、蜀羊泉、排风藤、毛秀才、白毛藤、六甲草、毛藤子

出处出自《国药的药理学》。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欧白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dulcamar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无刺草质藤本。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叶第生;叶柄长1-2cm;叶片卵圆状椭圆形或提琴形,长3-7.5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戟形,齿裂或3-5羽状深裂,中裂片较长,两面均疏被短柔毛。聚伞花序腋外生,多花;总花梗长约1.5cm;花梗长0.8-1cm;萼杯状,5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紫色或白色,5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口,花丝极短而扁;雌蕊1,子房卵形,2室,花柱纤细,丝状,柱头小,头状。浆果球状或卵状,直径6-8mm,成熟后红色;种子扁平,近卵形,直径1.5-2mm。花期夏季,果熟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林边坡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化学成分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长1-1.2cm,直径2-7mm;外表黄绿或棕绿色,被稀疏短柔毛,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上部常中空。叶互生,叶柄长1-2cm;叶片皱缩卷曲,展平后呈卵圆状椭圆形或提琴形,长3-7.5cm,宽1.5-4cm,齿裂或3-5羽状深裂或不裂,裂片有波状齿或浅裂,两面疏被短柔毛。果实黄绿色或暗红色,内藏多数种子。气微,味苦。

药理作用苦茄中所含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参见龙葵白毛藤条。

鉴别以粗壮、叶绿者为佳。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驱风除湿;清热解毒。主风湿疼痛;破伤风;痈肿;恶疮;疥疮;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全草研末,撒敷。

各家论述《国药的药理学》:为利尿药,又为神经痛药及消肿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莲

    药材名称石莲拼音Shí Lián别名石蚌腿、石蚌接骨丹、石楞腿、石上仙桃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节茎石仙桃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lidota articulata Lindl.采收和储藏:

  • 马雹儿

    药材名称马雹儿拼音Mǎ Báo ér英文名Indian Zehneria Herb, Herb of Indian Zehneria别名老鼠担冬瓜、野苦瓜、扣子草、玉钮子出处出自《救荒本草》来源药材基

  • 老龙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龙皮药材名称老龙皮拼音Lǎo Lónɡ Pí别名石龙皮、石龙衣、癞肚皮、蛇皮苔、石花来源地衣类牛皮叶科肺衣属植物网肺衣Lobaria retigera Tre

  • 猴接骨草

    药材名称猴接骨草拼音Hóu Jiē Gǔ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短叶赤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llionia brevifolia Ben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

  • 石莽草

    《中药大辞典》:石莽草药材名称石莽草拼音Shí Mǎnɡ Cǎo别名石辣蓼(《广西中药志》),头花蓼、小红藤(《广西植物名录》),太阳草(《云南中草药》),满地红、四季红、火溜草(《文山中草

  • 土三七

    《中药大辞典》:土三七药材名称土三七拼音Tǔ Sān Qī别名菊三七,天青地红。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菊叶千里光的全草或根。6~8月采全草,8~9月挖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

  • 桑蠹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桑蠹虫药材名称桑蠹虫拼音Sānɡ Dù Chónɡ别名桑蝎、蝤蛴、铁炮虫、天牛幼虫、褐天牛、桑天牛、桑牛、哈牛来源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桑蠹虫Apriona (Ce

  • 鸡冠虫

    药材名称鸡冠虫拼音Jī Guān Chónɡ别名红娘[重庆]来源昆虫纲鞘翅目芫菁科隐纹豆芫菁Epicauta cryptogramaca,sp.nov,以全虫(去头、足、翅)入药。生境分部四

  • 鲤鱼肠

    《中药大辞典》:鲤鱼肠药材名称鲤鱼肠拼音Lǐ Yú Chá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肠。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小儿肌疮。"②《纲目》:"

  • 六道木

    药材名称六道木别名交翅木来源忍冬科六道木Abelia biflora Turcz.,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北、浙江。功能主治祛风湿,消肿毒。主治风湿筋骨疼痛,痈毒红肿。用法用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