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喘

虚喘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喘》。指因正气虚衰所致的气喘。多由年老体弱,喘病久延,或大病后真元耗损,肺脾气虚肾气不纳,或久服攻伐之药,损伤真气而成。《景岳全书·喘促》:“虚喘者,气短而不续,……慌张气怯,声低息短,皇皇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临床表现,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呼吸气短难续,以深吸气为快等。虚喘中由于病因和见症的不同,又分为气虚喘阴虚喘真元耗损喘胃虚喘等。详各条。

猜你喜欢

  • 脬痹

    病名。见《东医宝鉴》卷四。详胞痹条。

  • 十水

    古代对水肿病的分类。历代说法不一:①《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水有十名,一曰青水,二曰赤水,三曰黄水,四曰白水,五曰黑水,六曰玄水,七曰风水,八曰石水,九曰里水,十曰气水。”②《诸病源候论·水肿病

  • 食物中药与便方

    食物本草著作。叶桔泉编。本书收载食物中药183种,与其所配成的便方90条,用浅显扼要的文字介绍了食物中药的来源、性味、功用、便方、用法等,最后附有学名和科属,有的还加写了成分和药理,以及抑菌实验和临床

  • 肩尖

    经外奇穴别名。见《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即肩头,见该条。

  • 手上廉

    见上廉条。

  • 宋彦举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籍贯不详。精通针法,善用补泻法治病。

  • 宋耕棠

    【生卒】:十九世纪中叶【介绍】:清末医生。江苏上元人。业儒兼通医,1853年太平军攻克江宁(南京)后,在内医场斐成主持下,以民间药物治疗东王杨秀清属下军内的疫病,有效果;并曾随李俊良等医生为东王杨秀清

  • 雄黄中毒

    病名。因外用或误服雄黄过量中毒。中毒症状及解救法,参***中毒条。

  • 伤热乳

    指热乳伤胃而致的吐泻。《幼科发挥》:“伤热乳者,物出热,面赤唇燥者是也。”临床多伴有四肢温,口渴等。治以清利和胃为主,宜六一散,煨生姜煎汤调服。

  • 张天成

    【介绍】:见张世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