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BL。《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小指外侧。”本经自内眼角(睛明)起始,上向额部(神庭),在头顶与督脉相会(百会)。它的分支,从头顶到耳上角。它直行的主干,从头顶入颅,联系脑,回出来从后项部左右分开向下,一支沿着肩胛内侧,脊柱两旁,到达腰部,由此深入,沿脊柱两侧的肌肉,联络肾脏,属于膀胱。它在腰部的分支,从腰部挟脊继续下行,通过臀部,进入膝腘窝中(委中)。它的另一条支脉,从后项向下,自肩胛内缘,直至肩胛下面,挟着脊柱向下,经过髋关节,沿着大腿后面下行,在腘窝中与前支经脉会合。由此合而下行,通过腓肠肌内,出外踝后方,沿第五跖骨粗隆(京骨)到足小趾外侧末端(至阴)。脉气由此与足少阴肾经相接。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顶头痛目痛目黄,泪出,鼻衄,痔疾,疟疾癫狂,项、背、腰、骶、大腿后侧、腘窝、腓肠肌、脚部疼痛,足小趾不用等(图79)。

图79

猜你喜欢

  • 三叶扁藤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三叶青之别名,详该条。

  • 直腹泄

    病名。《不居集》卷二十一:“直腹泄,饮食入口,少顷即出。”即直肠泻。详该条。

  • 徐文蔚

    【介绍】:见徐彪条。

  • 马根子草

    见《湖南药物志》。为铁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 偻附

    偻,曲身;附同俯。行走曲身下俯之状。多由肝肾亏损,筋骨失养所致。《素问·脉要精微论》:“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 鼾(hān 酣)

    鼾,卧息也(《说文》)。即睡眠中之鼻息声。①属生理性者,为熟睡时鼻中发出呼吸之粗鸣声。可参见息必鼾、鼾声条。②属病理性者,多见于慢性肥厚性鼻病;或痰阻心包、神志昏迷者亦往往鼾声如雷;后鼻道有阻塞性病变

  • 德西·桑吉嘉措

    【生卒】:1653~1705【介绍】:五世达赖的摄政王。精通天文、历算、医学。创办“药王山医学刊众寺”,培养了大批藏医学家。著述甚广,《藏医学史》及《蓝琉璃》是其主要代表作。并亲自校阅《扎汤版四部医典

  • 清里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小儿发热至二、三日,邪已入里,或乳食停滞,内成郁热,其候五心烦热、睡卧不宁、口渴多啼,胸满气急、面赤唇焦、大小便秘,此为内热。以鸡蛋一枚,去黄取清,以碗盛之,入麻油

  • 燥凉

    病证名。见《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即凉燥。详该条。

  • 坚者耎之

    治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坚实的癥积要用削伐软坚的方药治疗。例如腹中瘀血阻滞,形成癥积,用破瘀消癥软坚之法;瘰疬结块,用消瘰丸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