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普济本事方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灸法之一。以细竹管(箭竿)或苇管一端轻轻插入耳中,另端置炷施灸。《千金要方》:“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气泄,一头内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用治口眼歪斜、耳疾等。
出《灵枢·终始篇》。《类经》卷二十一:“舌柱,即舌下之筋如柱也。”似指舌系带。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北宋民间医生。精于医术,以高尚的医疗道德而著名于乡里。后东宫疾,国医治疗不效,有诏召草泽医,澄应诏进药而愈。
出清·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即阴挺。详该条。
见《皇汉医学·产科发蒙》。即儿枕痛,详该条。
出《食疗本草》。为苦竹笋之简称,详该条。
出《礼记·郑玄注》。为芜菁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备急千金翼方》卷十一。亦作眼闇,即目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