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齿虫,是虫食于齿。”即牙虫。详该条。
①(shí),通蚀。侵蚀、消耗、损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②(sì),同饲。供给、依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食气”,“形食味”。③饮食。《素问·病能论》:“食入于阴,长气于阳
问诊中,针对女性的月经、白带、妊娠、产育等方面的情况,作为妇女患者常规问诊内容。
小儿体质的特点。详纯阳之体条。
【介绍】:元代医生。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为宋宗室后裔,原以儒为业,后得禁方,治病有奇验。
针刺操作过程应用的十二种手法。出《针灸大成》。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其中除指持、口温、指留、指拔四法外,其余均见于十四法中。参见该条。
【介绍】:宋代人。撰有《保生护命集》1卷,已佚。
篇名。出《慎斋遗书》卷十。该书把口腔与咽喉病并为一篇,称为喉口。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经来腹痛,详该条。
病证名。指产后恶血入于肝经,出现手足瘈疭,筋挛抽搐的症候。吴悔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肝主筋,产后或加郁怒,致败血入于肝,手足瘈疭,筋挛抽搐,有似中风状者是。丹皮散主之(丹皮、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