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棱枝槲寄生

棱枝槲寄生

药材名称棱枝槲寄生

拼音Lénɡ Zhī Hú Jì Shēnɡ

别名枫木寄生、万寿木寄生、柿寄生樟木寄生、梨寄生(《广西药植名录》),青刚栎寄生(《海南植物志》),桑寄生(《西藏常用中草药》)。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桑寄生科植物棱枝槲寄生枝叶

原形态寄生小灌木,高1米许。枝圆柱形,灰棕色;小枝具四棱或多棱,2~3叉状分枝,节略肿胀,节间长1~4厘米。叶退化成鳞片状。花极小,无柄,单生或轮生于节上;雄花花冠坚实,有4裂片;雌花球形,长约1毫米,基部有1杯状,先端平截的苞片;花冠裂片4,脱落;子房下位。浆果椭圆状,长3~4毫米,熟时黄色,平滑。花期8~9月。果期秋冬。

生境分部寄生于榆、桑、柳、杨等树上。分布我国南方及西藏等地。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驱风,强壮,舒筋,清热,止咳,消炎。治肺病吐血,乳疮,腹痛。"

②《西藏常用中草药》:"强筋骨,降血压,祛风湿。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酸痛,高血压,胎动,乳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大板山蚤缀

    药材名称大板山蚤缀拼音Dà Bǎn Shān Zǎo Zhuì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大板山蚤缀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enaria tapanshanensis Tsui采收和储藏:6-7

  • 菟丝草

    药材名称菟丝草别名金丝草来源旋花科菟丝草Cuscuta sp.,以带花果的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浙江。功能主治凉血散热毒。主治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痈毒恶疮。用法用量1~3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咸虾花

    《中药大辞典》:咸虾花药材名称咸虾花拼音Xián Xiā Huā别名大叶咸虾花、狗仔菜(《广州植物志》),万重花、狗狗木根(《广西药植名录》),狗仔花(《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 大叶酸藤子

    药材名称大叶酸藤子拼音Dà Yè Suān Ténɡ Zǐ别名大叶十八症、大鸡母酸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大叶酸藤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bolia subco

  • 展花乌头

    药材名称展花乌头拼音Zhǎn Huā Wū Tóu英文名Patentflower Monkshood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莨科植物展花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

  • 华风车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华风车子药材名称华风车子别名水番桃、清凉树来源使君子科风车子属植物风车子Combretum alfredii Hance,以根、叶入药。秋冬采,洗净鲜用或阴干。性味甘、淡、微苦,平

  • 黄花岩松

    药材名称黄花岩松别名玉蝴蝶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黄花岩松Sedum leucocarpum Franch.,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清热消炎。用于肝炎;外用治中耳炎,烧烫伤。

  • 毛嘴签

    药材名称毛嘴签别名烧伤藤、节节藤来源鼠李科毛嘴签Gouanja javanica Miq.,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性味微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烧烫伤:鲜

  • 艾麻草

    药材名称艾麻草拼音ài Má Cǎo别名铁秤铊、禾麻草来源荨麻科艾麻草属植物艾麻草Laportea sinensis C. H. Wright,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去茎叶,洗净泥

  • 旋覆花根

    药材名称旋覆花根拼音Xuán Fù Huā Gēn英文名root of Japanese Inula, root of Linearleaf Inula, root of British Inula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