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海牛

海牛

《中药大辞典》:海牛

药材名称海牛

拼音Hǎi Niú

出处《本草原始》

来源为海牛科动物海牛全体

原形态体呈长椭圆形,长约4~12厘米。腹面平;背面呈块状,前方狭,至后方渐大。外套膜覆盖头部。头部前端腹面有口,其背面有肉质触角1对;眼位于触角的后方,陷入皮内。体背面正中线上的后部,有肛门的开口,其周围有环生的二次性鳃。

生活海滨岩礁间,常吸附于石面,性迟钝,遇刺激即放出赤紫色液体,使海水混浊以为掩护。肉食性,以腔肠类及海绵类动物为食。

性味《本草原始》:"味咸,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本草原始》:"补肾兴阳。"

②《纲目拾遗》:"益肾固精。"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海牛

药材名称海牛

拼音Hǎi Niú

英文名Manatee, Sea-Cow

出处出自《本草原始》:海牛,生东海,海赢之属。头有角似牛,故名曰海牛。角硬尖锐有纹,身有龟背纹,苍色,腹黄白色,有着顶花点,尾象鱼。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牛科动物石磺海牛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moiodoris japonica Bergh

采收和储藏:退潮后于岩石上采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石磺海牛,体长椭圆形,很柔软,一般长30-70mm,宽12-42mm。外套膜覆盖头部,头部前端腹面有口,位于一吻状突起上,凹陷于皮内。触角能缩入其基部的袋状突起中。近后端中线上有一肛门,其周围有6个分歧成羽状此鳃围绕着,皮鳃也能缩入体内,鳃腔缘被多数小突起包围。背面黄褐色、苍黄色或苍绿色,具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疣状突起,以中央尤多,并散布多数暗黑色小斑。前端暗黑色,触手、鳃与背面颜色大致相同。腹面扁平淡,腹足橙黄色,很宽大,前端常有叶片与口相隔,后端常突出于外套后方,呈尾关于本腔内部有2列鳞板,输精管有巨大的摄护腺。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潮间带砾或岩礁间,在海藻丛生入尤多。常吸附于石面上,退潮后往往附着不动。以腔肠及海绵类动物为食。

资源分布:我国北部沿海均有分布。

性味味咸;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益肾助阳。主肾虚阳痿;早泄;遗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1.《本草原始》:补肾兴阳。

2.《纲目拾遗》:益肾固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桐子花

    《中药大辞典》:桐子花药材名称桐子花拼音Tónɡ Zǐ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油桐子"条。功能主治《重庆草药》:"泡

  • 红背酸藤

    《中药大辞典》:红背酸藤药材名称红背酸藤拼音Hónɡ Bèi Suān Ténɡ别名头林沁(《广州植物志》),酸藤木(《陆川本草》),黑风藤、风莓、酸藤(《广西中药志》)

  • 金丝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草药材名称金丝草拼音Jīn Sī Cǎo别名黄毛草、笔子草、猫尾草、笔尾草、金丝茅、竹蒿草来源禾本科金丝草属植物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 (Thunb.

  • 续随子叶

    《中药大辞典》:续随子叶药材名称续随子叶拼音Xù Suí Zǐ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千金子"条。化学

  • 紫燕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燕草药材名称紫燕草拼音Zǐ Yàn Cǎo别名大将军来源桔梗科紫燕草Lobelia hybrida C. Y. Wu,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止血

  • 雪梨膏

    药材名称雪梨膏拼音Xuě Lí Gāo别名梨膏来源学名: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 P. spp.,由果实熬制成膏。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养阴清肺

  • 白八角莲

    药材名称白八角莲拼音Bái Bā Jiǎo Lián别名血丝金盆、鬼臼、九臼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贵州八角莲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ysosma majorensis(Gagnep.)Y

  • 钻秆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秆虫药材名称钻秆虫拼音Zuàn Gǎn Chónɡ别名高粱条螟[成虫名]、高粱钻心虫来源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高粱条螟Diatraea venosata (Wal

  • 枫香寄生

    《中药大辞典》:枫香寄生药材名称枫香寄生拼音Fēnɡ Xiānɡ Jì Shēnɡ别名虾蚶草(《本草求原》),百子痰梗(《岭南采药录》),螃蟹夹、栗寄生、寄生包(《四川中药志》),路路通寄生

  • 红杉

    药材名称红杉拼音Hónɡ Shān来源松科红杉Larix potaninii Batal.,以树干内皮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主治痢疾,脱肛及气滞,腹胀等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