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牯岭凤仙花

牯岭凤仙花

药材名称牯岭凤仙花

拼音Gǔ Lǐnɡ Fènɡ Xiān Huā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牯岭凤仙花的全草或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david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牿岭凤仙花,一年生草本,高40-90cm。茎细瘦,直立,分枝。叶互生;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3-4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圆齿,齿端有小尖,侧脉5-7对。花梗腋生,长约2cm,中上部有2枚近对生的披针形苞片;花单生,黄色或橙黄色;萼片2,宽卵形,长约4mm,先端有小尖,全缘;旗瓣近圆形,背面中肋有宽翅,先端具短喙,翼瓣具柄,2裂,基部裂片长圆形,先端有长丝,上部裂片大,斧形,唇瓣囊状,基部延成钩状的短距,距端2裂;雄蕊5,花药钝。蒴果长椭圆形。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 生于沟边草丛中或山谷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消积;止痛。主小儿疳积;腹痛;牙龈溃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老梗腌过炙成炭调油涂牙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元宝槭

    《全国中草药汇编》:元宝槭药材名称元宝槭别名五角枫来源槭树科元宝槭Acer truncatum Bunge,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河南、山东至江苏北部。性味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治

  • 细叶七星剑

    药材名称细叶七星剑拼音Xì Yè Qī Xīnɡ Jiàn别名野香薷来源唇形科石荠宁属植物小花石荠宁Mosla cavaleriei L.,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全草,晒干

  • 樟柳头

    《中药大辞典》:樟柳头药材名称樟柳头拼音Zhānɡ Liǔ Tóu别名白石笋(《岭南采药录》),广东商陆(《岭南草药志》)。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姜科植物闭鞘姜的根茎。全年可采,但以秋季

  • 马铃薯

    药材名称马铃薯拼音Mǎ Línɡ Shǔ别名阳芋、山药蛋、洋番薯、土豆、洋芋、山洋芋、地蛋、洋山芋、荷兰薯、薯仔、茨仔出处马铃薯,原名阳芋,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黔滇有之。绿茎青叶,叶大小、疏

  • 山梅花根皮

    药材名称山梅花根皮拼音Shān Méi Huā Gēn Pí别名土常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绢毛山梅花的根皮。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5

  • 冷杉果

    《中药大辞典》:冷杉果药材名称冷杉果拼音Lěnɡ Shān Guǒ别名唐则(藏名)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松科植物苍山冷杉的种子。果实成熟时摘下晒干。轻轻打下鳞片与种子,筛取种子供用。原形态苍山冷杉,

  • 鹰骨

    《中药大辞典》:鹰骨药材名称鹰骨拼音Yīnɡ Gǔ别名鹞婆骨(《陆川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骨胳。原形态苍鹰(魏澹《文集》),又名:黄鹰(魏澹《文集》),鷞鸠(《尔雅翼》),角鹰(《

  • 赤茯苓

    《中药大辞典》:赤茯苓药材名称赤茯苓拼音Chì Fú Línɡ别名赤苓(《本草再新》),赤茯(《本草便读》)。出处《本草集注》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

  • 粟米

    《中药大辞典》:粟米药材名称粟米拼音Sù Mǐ别名白梁粟、粢米(陶弘景),粟谷(《齐民要术》),小米(《本草蒙筌》),硬粟(《医学入门》),籼粟(《纲目》),谷子、寒粟(《植物名实图考》),

  • 铁篱笆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篱笆药材名称铁篱笆拼音Tiě Lí Bɑ别名企头簕、雄虎刺来源鼠李科铜钱树属植物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 Poir.以根、叶入药。根全年可采;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