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猪毛蕨

猪毛蕨

《中药大辞典》:猪毛蕨

药材名称猪毛蕨

拼音Zhū Máo Jué

别名绿爬山虎、大蕨菜青竹标(《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云高中草药选》

来源为水龙骨光亮密网蕨根茎。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光亮密网蕨,又名:光亮费蕨。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根茎粗,横走,被鳞片;鳞片大,卵圆形,褐色,边缘不整齐。叶疏生;叶柄长30~40厘米,基部有关节;叶片近革质,和叶柄近等长,宽20~30厘米,矩圆形或矩圆披针形,单数羽状;羽片披针形,宽2~3厘米,渐尖头,基部楔形,近无柄,或上部的稍下延,全缘,有软骨质的狭边;侧脉不明显,小脉网状。孢子囊群圆形,稍近主脉,两侧各1行。

生境分部生于溪边、岩石上及林中阴湿处。分布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性状干燥根茎圆柱形,长约13厘米,常有趾状分歧。表面灰棕色,有多数须根痕或浅棕色鳞片。质坚硬,折断面略平坦,灰白色,维管束排列成环,并有众多棕色小点。气微弱,味微涩。本品在广西作骨碎补用。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涩,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止痛,接骨,消肿。治跌打损伤,骨折。"

②《广西药植名录》:"补肾,壮筋骨。治腰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研末调酒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猪毛蕨

药材名称猪毛蕨

拼音Zhū Máo Jué

英文名Lucid Phymatodes

别名绿爬山虎、大蕨菜青竹标骨碎补、爬岩龙、爬山虎、土元参、指掌蕨、青碎补、青飞龙、石生姜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光亮瘤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matodes cuspidata(D.Don)Alston[Polypodium cuspidatum D.Don;Phymatodes lucida(Roxb.)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挖取,除去须根,鲜用或晒干用。

原形态植株高60-100cm。根茎肉质,横生,粗约1cm,与叶柄基部被褐色、卵圆形、边缘不整齐的大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0-40cm,淡棕色,基中以关节着生于根茎;叶片近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0-60cm,宽20-30cm,单数一回羽状;羽片2-20对,披针形,上部的互生,下部的对生,斜展,宽2-3cm,近于无柄;先端的披针形,长15-25cm,宽2-3cm,渐尖头,先端长尾状,基部楔形而稍下延,全缘,有软骨质边;叶脉不明显,小脉网状,内藏小脉分叉而先端呈棒状。孢子囊群圆形,在中脉两侧各成1行。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1500m的疏林下向阳的石灰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西藏等地。

性状干燥根茎圆柱形,长约13cm,常有阶状分歧。表面灰棕色,有多数须根痕或浅棕色鳞片。质坚硬,折断面略平坦,灰白色,维管束排列成环,并有众多棕色小点。气微弱,味微涩。本品在广西作骨碎补用。

性味辛;涩;温;有小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续骨。主无名肿毒;小儿疳积;跌打损伤;骨折;腰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大剂量可用至15g。外用:适量,研未酒调敷。

注意忌吃酸、萝卜等食物。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止痛,接骨,消肿。治跌打损伤,骨折。

2.《广西药植名录》:补肾,壮筋骨。治腰腿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雀脑

    药材名称麻雀脑拼音Má Què Nǎo别名家雀脑来源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脑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治冻伤。用法用量外涂。摘录《全国

  • 海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木药材名称海木拼音Hǎi Mù别名鸡皮[傣语]来源楝科鹧鸪菜Heynea trijuga Rox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贵州、云南。性味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

  • 凤尾贯众

    《中药大辞典》:凤尾贯众药材名称凤尾贯众拼音Fènɡ Wěi Guàn Zhònɡ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刺叶耳蕨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厚叶川木香

    药材名称厚叶川木香拼音Hòu Yè Chuān Mù Xiānɡ英文名Thick-leavedDolomiaeaRoot别名青木香、木香来源为菊科植物厚叶川木香Dolom

  • 刺菱

    药材名称刺菱拼音Cì Línɡ别名野菱(《纲目》)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实。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浮生叶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长2~5厘米,宽2~7厘米,上面光

  • 插田泡

    药材名称插田泡拼音Chā Tián Pào别名复盆子、大乌泡、乌沙莓、菜子泡、回头龙、两头草、两头忙、乌泡倒触伞、倒生根、乌龙毛、乌龙须、白龙须、过江龙[不定根]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

  • 牌楼七

    药材名称牌楼七别名牌骨七来源兰科杓兰属植物毛杓兰Cypripedium franchetii Wils.,以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晒干。性味微苦,寒。功能主治理气,止咳,止痛。用于气滞咳嗽,胸胁疼痛。

  • 大山芝麻

    药材名称大山芝麻拼音Dà Shān Zhī Mɑ别名山油麻、假芝麻。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剑叶山芝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teres lanceolata DC.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挖

  • 桑瘿

    《中药大辞典》:桑瘿药材名称桑瘿拼音Sānɡ Yǐnɡ出处《百草镜》来源为老桑树上的结节。功能主治《百草镜》:"去风痹诸湿。浸酒用,治胃痛。"复方治老年鹤膝风:桑树上结累一块,以陈

  • 沙漠嘎

    药材名称沙漠嘎拼音Shā Mò Gā别名沙蒿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菊科植物差把嘎蒿的嫩枝叶。春、夏割取嫩枝,晒干。原形态半灌木,高50~80厘米。茎自基部多分枝,常匍匐于沙面,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