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香樟

香樟

药材名称香樟

拼音Xiānɡ Zhānɡ

别名樟木

出处《红河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全年可采,洗净,切片,阴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5米。小枝具棱。叶互生,革质;叶形变异甚大,常为椭圆状卵形或矩圆状卵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具羽状脉,侧脉6~8对,脉腋有腺点。圆锥花序或聚伞花序;花小,绿白色;花被片6,卵形,内面被短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第三轮雄蕊花药外向瓣裂。果实球形,黑色,直径6~8毫米;果托倒圆锥状,红色,有纵条纹。

本植物的叶(香樟叶)、果实(香樟果)均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分布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树干和树根含挥发油2~4%,油中主要成分为黄樟醚,含量达60~95%,其次为β-蒎烯、水芹烯、丁香油酚和桂皮醛等。

性味微辛,温。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消食化滞。治胃肠炎,胃寒腹痛,消化不良,百日咳,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治百日咳,痢疾:香樟干皮一钱,山茨菇五分,红糖二钱,水煎服。

备注本品还可治风湿性关节炎,疟疾,跌打损伤等症。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假酸浆

    《中药大辞典》:假酸浆药材名称假酸浆拼音Jiǎ Suān Jiānɡ别名水晶凉粉(《贵州草药》),蓝花天仙子、大千生(《云南中草药》),冰粉(《云南中草药选》),鞭打绣球、草本酸木瓜(《昆明民间常用草

  • 黄菀

    《中药大辞典》:黄菀药材名称黄菀拼音Huánɡ Wǎn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菊种植物森林千里光的全草。8~9月采。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50~100厘米。单叶互生;叶片广披针形

  • 洋芋

    药材名称洋芋拼音Yánɡ Yù别名阳芋、山药蛋(《植物名实图考》),洋番薯(《中国蔬菜栽培学》),土豆(《辞海)1963版),山洋芋(《湖南药物志》)。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茄科

  • 腰子草

    药材名称腰子草拼音Yāo Zi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Lance Herminium别名双肾草、肾囊草、秤砣草、蛇尾草、蛇含草、鸡心贝母、人头七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

  • 枫香树叶

    《中药大辞典》:枫香树叶药材名称枫香树叶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叶片。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05%,其中萜占88%,倍半萜占2%,倍

  • 百眼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眼藤药材名称百眼藤拼音Bǎi Yǎn Ténɡ别名爬山虎、咸鱼头、五眼子、泥藤草、大甘草、小叶羊角藤来源为茜草科巴戟属植物百眼藤Morinda parvifolia B

  • 野核桃油

    药材名称野核桃油拼音Yě Hé Tɑo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野核桃种仁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glans cathaycnsis Dode[J.draconis Dode]采收和

  • 药材名称柿拼音Shì别名柿子、朱果来源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 f.,以果、根、叶入药,柿饼也供药用。根随时可采;秋冬采果。性味果:甘,寒。根:苦、涩,凉。叶:苦

  • 冬里麻

    《中药大辞典》:冬里麻药材名称冬里麻拼音Dōnɡ Lǐ Má别名柳莓(《植物学大辞典》),水麻(《中国树木分类学》),水麻柳(《贵州植药调查》),水苏麻(《贵州草药》)。出处《峨嵋药植》来源

  • 乱角莲

    药材名称乱角莲拼音Luàn Jiǎo Lián别名六棱椎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滇石仙桃的块根。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后研粉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假鳞茎长10~15厘米,